4.《张桂英送郎当红军》于1930年开始在红安县北部七里坪、檀树岗一带传唱,这首歌描写了妇女张桂英送丈夫当红军的动人故事,当时苏区政府正为反“围剿”而扩大红军,张桂英这个典型就成了苏区妇女的学习摸样,苏区政府在各村写出巨幅标语“世人要学张桂英,她送丈夫当红军。”这首歌几十年来在红安民间流传,直到2005年,红安县楚剧团以此歌为原形,创作了大型革命现代楚剧《风雨情缘》在全社会公演大受欢迎。2006年参加湖北省,荣获多项大奖。2007年湖北省楚剧团斥巨资版权,改名为《大别山人》在省会武汉公演,受到数十万观众的好评。以次,《张桂英送郎当红军》这一歌谣获得新生,将以报伟大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新时代的经典。
5.《一颗红心舍不去》这首歌谣是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在红安天台山、老军山等地坚持都声的红军战士编的一首歌谣,后来使传唱到全县,歌谣分为两段,前一段唱道:“高山岩洞是我的肩,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米饭,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哪怕白匪军再“围剿”,红军起打坚强。”后一段唱到:“哪朵葵花不白太阳?哪个强人不向共产党,任凭白匪军再猖狂,烧我房屋抢我粮,一颗红心舍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首歌谣已经成为红安精神的具体表现,战争年代红安26年革命斗争不断,红旗不倒,靠的就是独具特色的红安精神。红安精神的具体表述是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即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我们从这首歌谣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的安革命者当年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当前,中共湖北省委正在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很多专家学者纷纷在研讨精神,而在研讨红安精神时都不得不提到这首歌谣,而红安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安革命斗争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份财富就是我们红安人民对党的一颗红心。 历史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二十一世纪,红色文化需要传承,红安革命歌谣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被世人所认知,愿通过此文的分析和评述,以达到传承红安革命歌谣,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红色文化遗产,继承了先进的红色文化,教育下一代不要忘记过去,以利开创美好的未来。 资料参考书目:
《红安革命歌谣》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6年2月第1版 《红安县革命史》郭家齐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年9月第1版 《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4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