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309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了大会。
回想起67年前的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直到6月11日才闭幕,会议足足开了50天,创下诸多历史纪录的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盛大、最圆满的一次大会,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自1938年11月到1945年4月,中共各地的752名代表历尽艰辛才陆续到达延安。段焕竞、李珊夫妇就是当时参加中共“七大”的代表之一,他们凭着智慧和勇敢,历经千难万险,突破重重封锁,行程5000里,历时半年多,才从苏中抗日根据地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在中共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七大”。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在江苏省档案局法规处副处长袁光的陪同下,中国档案报记者屈建军亲赴南京独家采访了段焕竞、李珊夫妇的女儿段苏友、儿子段延德,并专程到我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亲眼目睹了中共七大代表证,从而揭开了以段焕竞夫妇为代表的新四军指战员千里奔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艰辛而曲折的传奇征程。
2012年1月15日,《中国档案报》(总第2382期第四版)以《五千里路赴延安 坎坷征途留传奇——段焕竞、李珊夫妇的儿女讲述父母奔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艰辛历程》为标题刊载了记者的采访文章。本文一经刊载后,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档案史志系统的高度关注,中国档案资讯网、南通档案信息网、克拉玛依市档案信息网、孝义市档案局(馆)网等等媒体纷纷转载进行报道。
据悉,这两张中共“七大”代表证是2007年11月由段焕竞将军子女捐赠的。它们极为珍贵,2011年被江苏省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也是至今国内唯一发现的夫妇俩同时拥有并保存完好的中共‘七大’代表证。纪念馆每到“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时,才把代表证原件陈列在展馆显著位置上,供人参观,充分发挥它的革命传统教育作用!
“七大”代表证的尺寸比火柴盒略大,可以对折,便于携带。它的材料是质地较硬的纸,外面用紫红色的绸布做面料。为了安全起见代表证封面没有文字,打开后左边印有代表证的编号,右边印有代表的姓名、座位号及注意事项,中间加盖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秘书处’的椭圆形红色印章。段焕竞代表证号是‘第六二二号’,座号是‘22排14号’;李珊‘候补’代表证号是‘第六六二号’,座号是‘24排14号’。在大会召开前,每一张代表证都必须妥当填写,并分送到代表手里。开会时,代表出入会场须出示代表证,接受门卫的查验。中共‘七大’代表证如此精致袖珍,既体现了那个年代的艰苦条件,又反映了大会准备工作的精心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