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炎陵县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充分利用炎陵县红色文化遗产对炎陵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炎陵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应注重的策略是: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保护,建立科学的保护体系;整合区域的相关旅游资源,将革命文物与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注重求特、求新;开发区域内外旅游线路,形成内外循环;要突出特色,突出个性,突出文化,加大区域旅游营销力度;培养区域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关键词:炎陵县 红色文化遗产资源 整合开发
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部,井冈山西麓,是中华始祖炎帝的陵墓所在地,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炎陵县(原酃县)领导了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等重大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大量的红军标语、历史建筑、历史史迹等红色遗迹,它们是炎陵县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经济的发展,不能忽略对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炎陵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当重视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挖掘其价值,并对有价值的红色文化遗产提出保护方法与利用方式,使红色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宣传炎陵的重要载体。
一、炎陵县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状况
炎陵县除了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炎帝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外,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
1.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有关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毛泽东和朱德、陈毅、彭德怀、罗荣桓、任弼时、王震、黄克诚、肖克、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走遍了炎陵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建党、建军以及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括毛泽东主持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含桥头江家)、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中村圩头、毛泽东指挥酃城战斗旧址——接龙桥、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八担丘、毛泽东与朱德首次会面旧址——十都万寿宫、中村插牌分田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洣泉书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部旧址——周家祠(含周南中学)。
2.以炎陵县本地抗战名将、革命先烈、老红军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一代名将:张经武中将、张少松中将、廖海光少将;革命先驱:中共创始人之一何孟雄、南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孟湘鉴、酃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共产党特别党支部书记李却非、全国总工会和海员工会革命运动的早期领导者贾纡青;革命英烈:刘寅生、黎育教、潘祖浩、戴奇、段楠、周介甫、房灿、徐鼎燕、万达才、邝光前、周亚水、廖纲绍、萧忠廷、盘圆珠;在世老红军:余庆腾、刘乐扬、钟炳勋、游克源。这些抗战名将、革命先烈、老红军等大都数人的故居等活动场所已成为炎陵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何孟雄同志故居已成为全国首个党员团员教育示范基地。部分革命先烈等陵墓也保存良好,成为了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中共酃县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刘寅生墓、革命烈士周介莆墓、革命烈士邓树霖墓。
3.以现有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全国首个党员团员教育示范基地何孟雄同志故居、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炎陵县纪念馆、全国唯一的红军标语收藏、保护、展览博物馆—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酃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石洲革命历史纪念碑、大院革命烈士纪念碑。
4.其他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包括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旧址(张平化故居),凝结7000来炎陵知青蹉跎岁月的——知青阁,湖南省第一座双曲大跨径拱桥、亚洲最大跨度的单孔桥、亚洲第二高桥——红星桥,开湖南中学男女同校之先河的近代著名教育家何炳麟的故居等。
二、炎陵县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价值
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阶段的见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1]红色文化遗产有革命历史文物、革命历史建筑、革命战争遗址等,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遗产,它们是一种文化资源。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有效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具有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的独特的综合性旅游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提出“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具有保护的价值。” [2]因此,红色文化遗产可定义为: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它不仅具有文物共有的价值,也具有其它历史文物所不具备的特殊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一)炎陵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炎陵县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行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要舞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炎陵县水口镇,通过发展赖毅、李恒、鄢辉等6名同志入党,在水口正式实施了在“连队建党”的决定,即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的委员会;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连队建党”的实施使党的组织在部队形成了系统,党支部掌握了基层,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后来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水口休整期间,毛泽东做出了由进军湘南转向进军井冈的战略性决策,由此掀开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1928年3月,毛泽东与时任酃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刘寅生在中村周南学校召开区乡农会骨干会议,部署工农革命军在道任、中村、联西、心田等地开展分田运动,史称“插牌分田”,为后来制定《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提供了实践经验。1928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得知朱德已到达沔渡的消息后,在酃县十都墟万寿宫实现了与朱德首次会面。这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基地,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不朽丰碑。[3]同时,也为炎陵留下了许多非常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