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刘华清上将逝世的消息,笔者和身边的朋友都非常悲痛,朋友张友高先生在他的博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对挽联:捍卫钢铁长城小平所托还有谁 忠诚红色信仰大国遗梦尚可继 。虽然对联只有26个字,但中间包涵着朋友对刘上将深情厚意以及对刘上将的客观评价。这副对联扼要概括了刘华清上将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丰功伟绩,以及退休后的遗愿。(注:张友高先生和刘上将是同乡人、忘年交。张友高先生是影片《大将徐海东》、《中原突围》编剧,这两部重大革命题材影片都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对于刘上将的丰功伟绩,人人耳闻熟知,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却鲜有人知,笔者将所闻的关于刘上将小事发表,以表对刘上将的哀悼。记得2009年年底,因为关于科学发展观题材的经典影剧不多,为策划拍摄一部关于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影片,笔者请教于张友高先生,请他编剧,无意之中,他谈起了刘华清上将的二三事。
上将的粗话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教育体制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财政体制则实行分灶吃饭。地方发展因为不平衡,贫困地区政府拖欠教师工资情况严重,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新闻单位要解剖几只“麻雀”。
时在湖北教育报刊社工作的张友高和时任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记者的李宏伟经过采访调查,发现大别山老区拖欠教师工资的亲情况也非常严重,湖北大悟县是刘上将的家乡,拖欠教师的工资也非常严重,大悟给教师发放本地生产的卷烟以代工资,有“白果”“333”和“潇洒”等牌子,曾有教师在年终时一家领到上十箱“潇洒”牌香烟。
1994年初《人民日报》的内参特刊发表了“沉痛的潇洒”等5篇文章,文章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刘上将得知家乡拖欠教师工资后,儒雅的他在机要电话里直骂:“这些狗X的尽讲好听的!情况这样严重呀!”,刘上将他并不管教育,但对教育和教师极富感情,曾为家乡题词“尊师人才出,重教国家兴!”这一次,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又在内参上批示400多字。分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也在内参上批了200多字。
中央领导同志亲笔指示之后,全国人大常委许嘉璐受李岚清委托,前往实地调查(调查报告很快发表在《人民教育》上),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贾志杰也分别亲赴大悟现场办公,从省财政调集680万元资金,一次性解决了大悟县里历年拖欠教师的工资问题。从此,全国实行教师工资县里统筹的制度,再也没有发生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
上将爱红色文化
2001年3月份,刘上将在家中接见了《中原突围》编剧张友高等,嘱咐他,要从政治上、战略上突出中原突围的重要历史作用。上将关心红色文化,对这些战友感情也很深,中原突围的主要人物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张体学等均为大别山人,与刘上将是同乡,宣化、黄陂等地点就家乡大悟所在地,他要求编剧时要反复查对史料,确保该片在重大史实上准确。并欣然接受张友高的邀请,担任革命重大题材《中原突围》电视剧的总顾问。
刘上将为该片倾注了极大热情,该片战争场面壮观宏大,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体现了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的主导思想。在讨论创作计划、组织剧本创作和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中,他一直给予了关心与支持,2001年5月,《中原突围》在历史发生地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开机拍摄。
2002年“八一”前夕,《中原突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首播,每晚8:00时整刘上将便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他对剧中李先念的扮演者徐平的表演很赞赏,连说:“演得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有亲切感。
刘上将晚年经常对张友高说,贫穷一点不要紧,我们小时候更穷了,人要有精神,希望多出精品,社会主义社会就要用红色文化感染人鼓舞人,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上将的航母心病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终身追求,曾任海军司令员刘上将,对海军的建设更是鞠躬尽瘁,晚年他有一个心病,看不到我国的航空母舰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