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机关旧址———“红围”。
瑶坑广东省委机关旧址布展完成。
施工人员在修复“红围”。
五里亭旧址新建的革命历史陈列馆。
在中国共产党89岁生日来临之际,记者从韶关市了解到,南雄瑶坑村、始兴“红围”、韶关市区五里亭等三处省委旧址已经修复完毕,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工程也已竣工,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方式为“七一”献礼,并将于7月1日当天正式对外开放。
省委在韶期间三次易址
1938年10月,正是抗日烽火岁月,当广州即将沦陷时,广东省委针对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决定将省委机关由广州迁到韶关。1939年12月,省委机关迁到当时的南雄县瑶坑村;1940年7月迁到始兴县“红围”。1940年12月,根据中央决定,撤销广东省委,成立粤北省委、粤南省委,其中粤北省委机关仍驻“红围”。1941年1月,粤北省委从“红围”迁到韶关市五里亭,直到1942年5月。广东省委在韶期间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制定了重大方针、政策,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全省的抗日救亡斗争,在广东党的建设、人民抗日武装的发展,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领导开展了著名的粤北抗战文化活动,为华南地区开辟成为全国三大抗日敌后战场之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瑶坑”、“红围”、“五里亭”是我省不可多得的革命遗址,是广东省委的“祖屋”、“祖址”之一。三处省委旧址与我们党过去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紧密相连,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见证;是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教材,在传承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启迪后人饮水思源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年时间,再现历史原貌
这三处革命旧址虽然经历70多年风雨,依然鲜活地记录着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记载着革命先烈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200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韶关考察调研时,对做好三处省委旧址的保护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同年3月27日,省委常委会议作出了修复保护和利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的决定,要使修复后的省委机关旧址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学习革命传统、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课堂。广东省委、韶关市委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拨出专项资金,科学制定修复方案,并按照“修旧如旧”、厉行节约的原则,组织文物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历时一年,对三处省委旧址进行了修复修缮,使其再现历史原貌,并新建了省委历史陈列馆。
红色旅游与扶贫开发同步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在今年5月10日,这三处革命旧址被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通过初审,即将获得评定;有关方面对省委旧址申报“广东省红色旅游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有望在短时间内“揭牌”。
记者还了解到,结合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将加快三处省委旧址所在的革命老区镇村建设,不断改善老区群众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帮助老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让他们一起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记者观察
“激善”献金与扶贫济困
梳理中共广东省委在抗战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可发现,期间,党组织在广东各地和香港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国献金运动,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获得群众“无产阶级领导富人献金救国”的评价。
在当前全省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向纵深发展之时,后天,我省将迎来“广东扶贫济困日”。
要在全社会树立扶贫开发的光荣感,弘扬先富帮后富、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贫济困的慈善捐赠与抗日救亡中“激善”献金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与传承。
■中共广东省委瑶坑旧址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中共广东省委北迁韶关。1939年冬,由于日军企图北犯韶关,中共广东省委迁移到当时南雄县承庆乡第六保瑶坑村。
瑶坑村现属南雄市雄州街道荆岗村委会,距南雄市区约5公里,村中有一所私塾,建筑面积167平方米,共有5间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