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抗战研究会 孙巨
今天我们纪念左叶同志诞辰100周年。左叶同志是冀中军区诸多优秀军事指挥员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的发言,讲一讲冀中根据地创造的平原游击战中最有特点的战术之一——武装地道战。讲讲左叶同志在这方面的贡献。
在1942年朱德、彭德怀给冀中军民的嘉勉电中说:“冀中区是我党最大最久与最巩固的一个平原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大家知道,平原游击战与山地游击战最重要的不同就是没有更多的地形地貌可以利用。在一马平川的冀中平原上,更方便日伪军动用火车、汽车,骑兵甚至是自行车机动,而我广大抗日军民却缺少隐蔽条件。在平原上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又有效地消灭敌人,成为必须认真解决的难题。
说起地道战,大家多是在文艺和影视作品中了解的。其实地道战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说法。最初的地道仅用于藏身,源于老百姓挖的藏身洞,老乡们称之为地窨子、蛤蟆蹲,对于发展地道最初人们也有不同认识,有的同志甚至说地道是逃跑主义,是程子华政委亲自带领工作组去蠡县调查,肯定了这是新生事物,是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有利形式,对于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有巨大意义,决定在冀中大力推广,程子华政委还将调查结果写成《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后来各个村庄在统一组织指挥下,地道发展成为可以藏身也可以转移的地下网络,规模扩大成为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地下长城,被称为两个冀中;最后部队在群众创造的藏身洞、交通道的基础上,将普通的地道改造成为具备能打、能藏、防毒、防水、防挖功能,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战斗地道体系。冀中军区1942年初专门发出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把这个发明创造加以总结推广,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地道战从此诞生。 左叶同志出身于泥瓦匠,善于钻研,依据我军火力弱和防御战多的实际,格外重视工事地道的构筑。特别是他担任冀中二十二团团长后,亲自指挥干部战士在无极县大陈村、赵户村等地将老百姓的藏身地道修建发展成为作战地道,里面可以隐蔽成建制的作战部队。他组织修建的作战地道不断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我军著名工兵专家王耀南同志的肯定和具体指导。在五一反扫荡中,冀中二十二团在赵户村先后打了四次地道战,每战皆能有效保护自己消灭敌人。赵户村地道战是我军第一个运用战斗地道进行的武装地道战战例。
除此之外,左叶同志在宋庄,根据实际战斗需要,因地制宜,创造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工事——壁里藏身。这种因地制宜的简单工事在战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大量伤亡。宋庄的工事及其战法,引起吕正操司令员、程子华政委的高度重视,指示在实战中加以推广运用。据程子华政委讲,解放战争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就是运用了宋庄战斗的工事经验和作战经验。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的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冀中军民在抗战最残酷的岁月里创造的适用于平原地区的武装斗争形式,是我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扬长避短、有效保护自己灵活机动杀伤敌人的好办法,是冀中抗战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