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北京
刘米拉回顾了陕甘、陕北苏区的革命斗争史,激情满怀。(中红网江山摄)
今天大力让我讲讲咱们陕北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我也只能把我把我所知道的说一说,算是班门弄斧吧,大家都是内行,多提意见。
早期
1926年,刘志丹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党组织派他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工作,参加北伐。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将该部的刘志丹、宣侠夫、刘贯一等几十名共产党员“礼送”出境。刘志丹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说:“我们没有枪杆子,只靠笔杆子不行。结果人家一翻脸,我们只有滚蛋。”
刘志丹回陕西工作,省委派刘志丹、唐澍等与西北军许权中旅一起做武装起义工作。从5月中旬到6月25日轰轰烈烈的渭华起义失败了。起义的失败使刘志丹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有革命的武装。
1929年7月,陕北特委的红石峡会议决定,刘志丹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会议根据刘志丹的意见,决定采用“红色”、“白色”、“灰色”三种斗争形势,开展武装斗争。红色:是建立工农游击队;灰色:是做绿林武装的工作;白色:是做国民党军队的工作。这是一个大胆的创见。
不久,刘志丹回到了保安县作兵运工作。永宁山党支部通过合法斗争,巧妙地夺取了县民团的指挥权。党支部立即把民团改造成为共产党掌握的武装。这支武装在以后刘志丹组织武装的斗争中,提供兵源,储备武器弹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刘志丹、谢子长先后派青年党、团员打入苏雨生、陈珪璋、譚世霖等部。张秀山、王世泰、刘景范、贺晋年等都曾被派到军阀部队搞兵运工作。大大小小搞了几十次兵变,都没有成功。刘志丹总结原因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结合起来,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从实践中悟出:“利用军阀是暂时的,无产阶级应该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条件,搞革命武装。”
1929年8月,刘志丹就辞去了陕北特委的工作,只身到陕甘边界一带考察地形,联系群众。刘志丹选定,北起定边,南到耀县的桥山山脉。地处陕西甘肃交界,国民党的统治势力薄弱,是建立根据地的理想之处。
1930年10月,刘志丹在保安县永宁山支部的配合下,在合水太白镇,袭击了陇东民团军24营,缴枪50余支。至此刘志丹武装起了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在队伍中建立了党支部。他把队伍拉入石峁湾的深山密林中进行训练。
1931年3月刘志丹的队伍,与赵连壁、贾生才、同守孝、杨丕盛的民间武装汇合,部队扩大到300余人。建立起陕甘边区第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以南梁为中心,依托桥山山脉开展游击活动,建立南梁游击区。
刘志丹从实践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终于探索出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平坦,经历了几次大的波折。
左倾指挥,南山失败
陕西省委杜衡任书记时期,极力执行“极左”的路线,打倒一切,凭主观臆断指挥部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是南山失败。
932年12月,省委决定改编陕甘游击队为中国工农红军26军2团。杜衡在整编过程中极力进行宗派活动,原游击队领导一概被他排挤掉。他主持召开选举2团团长的大会。原来的排以上的干部一律不能参加选举。士兵大会推举时任班长的王世泰同志为团长。由于王世泰同志的坚持,才留下刘志丹当政治部主任。杜衡自己任军政委兼团政委。12月24日,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红26军第2团。
杜衡不同意刘志丹等人建立陕甘边区根据地的意见,不顾刘志丹、黄子文、张秀山等同志的反对,强令红26军南下。迫使2团离开三原后,他就借口向省委汇报工作,离开了部队,让汪锋代理2团政委。
杜衡回到省委,被捕叛变,致使陕西省委遭到破坏,省委机关撤离。
红二团渡过渭河,敌人马上派警备第一旅和特务团进行追堵,刘志丹、王世泰、汪锋率领部队一日五战,边战边走,到流峪口,终于明白这里根本没有杜衡说的红军。又被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突围,辗转回到了陕甘边区。
刘志丹等一行人终于在1933年10月4日农历8月15,带着几支驳壳枪回到了照金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