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
“火车头,冒白烟,铁路两边栽线杆。电线杆,铁丝拧,上边挂着白瓷瓶。白瓷瓶,口朝下,北京南京打电话。北京打,南京听,东洋来了鬼子兵。鬼子兵,犯中华,逢村烧房见人杀。三光政策真凶残,咱们奋起保中原。中原人,不可欺,明里暗里打游击。游击战,麻雀战,日本鬼子要完蛋。赶快收复山河土,欢庆胜利‘八·一五’。”
这首歌谣连德林给起了个名字,叫《欢庆胜利“八·一五”》,是他当年在荥阳车站放电影时从一群孩子口中学会的,因为那个年代放映抗战题材的电影比较多,比如《平原游击队》、《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他有一段时间就特别留心抗战歌谣,先后搜集了《抗战人儿美名传》:石榴花,满地红,一劝我郎去当兵,当兵为的打鬼子,保卫家乡老百姓……《鬼子汉奸齐完蛋》:鬼子逼咱上前线,咱们携手走在前,走到半路齐下手,先杀带路翻译官。《鬼子魂吓掉》:一过陇海道,鬼子魂吓掉。吃饭怕肠烂,喝水有尿臊。
就这样,连德林在铁路沿线把一首首民间歌谣收入囊中,直到多年后从铁路部门退休。
收获50年来搜集歌谣千余首
采访中,记者从熟悉连德林的人中了解到,他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除了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一幅幅剪纸作品并把剪纸艺术传授给更多的人外,他乐此不疲的仍是搜集中原的歌谣。
在连德林的家里,记者看到了4大本志书,分别是《郑州铁路局工人文化宫史志》、《十八里河村志》、《十八里河镇志》、《南五里堡村志》。他告诉记者,退休之前因单位领导知道他爱写文章,也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就让他承担编纂《郑州铁路局工人文化宫史志》。退休后,他老家的村里想编村志又找到了他,接着是镇上和邻近的南五里堡村。这些编纂工作无疑又给他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使他搜集到了更多的歌谣,结识了一批民间歌谣的传播者。
“十八里河镇十里铺村的魏湘云出生于1916年,我在1999年编镇志的时候曾采访过她,虽说当时都是80多岁的人了,仍口齿伶俐,对过去所学的歌谣能一字一段地从头说到尾,村上人听她哼曲儿是一种美的享受,像《十二对纱灯》、《十二月戏小唱》,就是她的代表歌谣。”连德林说着,哼起了魏湘云教他的《十二月戏小唱》:正月唱个正月正,白马银铃小罗成;一十二岁骑战马,夜打登州救秦琼。二月唱个龙抬头,七狼八虎闯幽州;杨家出力保大宋,老将舍子尸难收……歌谣唱的多是我国古代的大英雄,如关云长、薛平贵、伍子胥等。
在编纂《南五里堡村志》时,连德林又接触到87岁的李秀英老人,她不但是能剪花样会刺绣的高手,还能说唱许多民间歌谣和故事,其中,有歌谣《纺棉歌》、《弹花歌》等,收入到村志中的《子孝母贤曲》就是她晚年常哼唱的一支劝世良言曲:八十老母进花园,老年观花思少年;好花能有几时开,人的年岁不等闲。儿见老母犯思念,慰劝母亲心放宽;母在儿女尽孝心,身后之事备齐全……
正是长期沉湎于编志之中,连德林积累的中原歌谣越来越多。他告诉记者,从目前他整理的情况来看,已有1000多首。
对话古稀老人情系歌谣
记者:连老师,民间歌谣和歌曲有何区别?
连德林:能谱成曲可以唱的一般称为歌曲,不能谱成曲只说不唱的叫歌谣或哼曲儿。
记者:民间歌谣又是如何创作的?是怎么传唱下来的?
连德林:有的是根据说书的、唱戏的内容加工而成,有的是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歌谣的传播者应首推妇女和儿童。旧时,农村妇女大都利用织布、纺棉花、做针线活的机会,围坐在一起,你说一个,她哼一个,互相学习,回家后再教给孩子们,就传唱开来。
记者:歌谣是不是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或者说因某件事而引发?
连德林: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