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年纪小》:别看年纪小,个个本领高,白山顶,去放哨,见了鬼子影,三棵白桦齐放倒!鬼子兵,进屯找,哈哈,抗联队伍早就没影了。
歌谣生动地刻画出东北儿童的机智、勇敢又童心未泯的可爱形象。既充满紧张的战斗气息又洋溢着欢快活泼的氛围。
《小花猫》:小花猫,叫咪咪,还不给我睡觉去。在家好好来休息,我给抗联送信去,你别叫,你别急,回来我带给你好消息!
与前一首的主人公相比,这一首中的主人公年纪更小,完全是稚气未脱的一个小顽童,可在那特殊的环境中,他也积极地加入到全民抗战的洪流中。
东北儿童不仅仅为抗联站岗放哨,稍大一点,他们便勇敢地直接参加抗联,走上前线,面对面与侵略者搏杀。下面的歌谣使我们看到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踮起脚尖站在抗联战士的枪前比高低的场面,生动形象。
《翘起脚尖没枪高》:一枝动,百枝摇,谁当抗联谁光荣。小嘎子进山当抗联,翘起脚尖没枪高。
在东北抗联队伍中有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队伍——少年铁血队。这支队伍是由抗联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亲手组建的。少年铁血队在极其艰险的战争环境中锻炼成长。据当年杨靖宇的警卫员后来担任少年铁血队指导员的王传胜回忆,少年铁血队曾主动配合大部队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当时,抗联各军几乎都有少年营、连等以少年为主的建制。
《铁血队 名气大》:铁血队,名气大,鬼子闻名心害怕。林中路旁埋地雷,漫山遍野开红花。鬼子来扫荡,准啃铁西瓜。
《打据点》:铁血队,少年连,神出鬼没打据点。月黑头,摸下山,炸药包送到炮楼边,“轰隆轰隆”连声响,鬼子腾空飞上天。
惨遭日寇蹂躏的东北犹如漫漫黑夜,而东北抗联队伍就是那漆黑夜幕下穷人心的头一盏灯。
《数星星》:白山顶,数星星,一颗一颗眨眼睛,抗联队,出英雄,英雄多过满天星。杨司令,数头名,穷人心头一盏灯。
《棵棵变成抗联兵》:白山松,郁葱葱,长满长白各山岭。只要鬼子一进山,棵棵变成抗联兵。
东北抗日联军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军需供给非常困难,绝大多数的军需靠从敌人那里缴获,正如抗战期间关内传唱的《游击队歌》所唱的那样:“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东北抗日联军》记载:“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由于作战勇敢,缴获较多,基本是人手一件武器,全军基本全部换上当时比较先进的日制‘三八式’步枪,并有相当数量的轻、重机枪、迫击炮、无线电台等装备。”
如《专打鬼子后脑勺》:大盖抢,南洋造,鬼子送来抗联要,端起来,把准瞄,叭勾,叭勾,专打鬼子后脑勺。
《歪把子》:歪把子,日本造,抗联大军缴来了。歪把子,嗓门高,对着鬼子嗷嗷叫。歪把子,到咱手,吓得鬼子直发抖。歪把子,手中攥,打得鬼子血糊烂。
伪满洲国期间,日本人为加强对国人的统治,在东北大地遍布警察局、警察署和警察所。一些伪满警察依靠日本人的势力对中国人敲诈勒索,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中国人对这些伪满警察恨之入骨,于是就自发产生了一些民谣。用以揭露伪警察的丑行。
《警察是条狗》:警察是条狗,紧跟日本走,鬼子喊“巴嘎”,警察便下口。
《警察是个溜门狗》:警察是个溜门狗,夹着尾巴可街走,洋刀敲腚锤儿,警棍手中抖。东闻闻,西瞅瞅,见着鸡鸭抓,抢来娘们搂。打百姓,喝大酒,甘当汉奸贼,丢尽祖宗丑!
《骂汉奸》 :死心塌地狗汉奸,一套黄皮身上穿。为虎作伥把国卖,屠杀群众忘祖先。亿万人民齐抗战,赶走日寇把身翻。认贼作父罪难逃,一命呜呼上西天。
东北抗联是在日寇重兵盘踞的险恶环境中战斗的,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寇相比,他们没有后勤,没有补给,因而除了靠战场缴获来补充外,就只有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援。日本侵略军在屡遭重创后,逐渐发现抗日联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认识到抗联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就是不可战胜的。歌谣艺术地印证了东北抗联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进屋喝碗热豆浆》:山脚下,小河旁,门前有棵老白杨,抗联打仗进山里,别忘我家老地方,有朝一日打此过,进屋喝碗热豆浆。
《绿绿瓜蔓一条根》:绿绿瓜蔓一条根,百姓和抗联一条心。不分军,不分民,一心一意打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