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董副主席在信中就写了这样的话:“因为你有才能,有见解,但必须全面,不敢流露出不满的心绪。”“你对农村情况了解很多,应当心平气和地、秉公持正地对县、地、省提出建议和改革办法。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当)为国家安全团结和早日完成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1982年1月8日,董副主席又给苏振宏写信说:“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走向正规,哪怕问题成千累万,或迟或早终归是要解决的。我们应该认识清楚,工作踏实,思想顺畅,信心百倍地去迎战困难,卓有成效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董副主席深知,长期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消息闭塞,对国家政策不知道,对国家的重大变化不了解的人,在等待落实政策期间,心情是急躁的,遇到阻力后往往对前途丧失信心。因此,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做到心明眼亮。这样,他们才会体谅办事人员,才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光明的到来。于是,董其武副主席在给苏振宏写信时,总不忘给他大讲国家形势,大讲光明的未来。
4月1日,董其武副主席给苏振宏写信说:“自从粉碎‘四人帮’后,中央领导同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大家共同的愿望是把党的事情搞好,把国家的事情搞好,给人民谋福利,给国防图安全。特别在十一届五中全会所决定的各项重大事项,深得各族人民一致拥护。”
7月26日,董其武副主席给苏振宏的信中说:“从粉碎‘四人帮’到三中全会,大家畅所欲言,陈明时弊,才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才给了人民群众生产自主权,才恢复自留地、自留畜,房前房后可以栽树自用。开放自由市场,许可人民多养家畜、家禽,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活跃起来了,这完全是现政府领导同志认识了时弊,敢于大胆地改革时弊所致。”
1982年1月8日,董副主席又给苏振宏写了这样两段话:“我们所在的是一个人类崇高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的国度,以改造世界,改造社会为己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五届四次政协会议号召全国各民族及一切爱国力量,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提高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鼓足干劲……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这样宏伟目标,激人奋起。我坚信,理想产生希望,希望增长信心,信心必然会带来力量。”
对于董其武副主席的关怀,苏振宏内心非常感激。1993年,在董其武副主席逝世4年之后,他把珍藏多年的七封信“请匠连缀装裱成册,置于左右,亦犹面命,永志铭感!”
据估算,董老亲自接待过的上访人员,不下数千人次,亲自写给各地的证明材料和信件远远超过了上万件。
他这样做,简单地看是为他的部属平反;从本质上看,他是在忠实践行着领导的职责,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让党的阳光照耀到各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