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寒意料峭的阳光冬日,依然是熟悉明亮的老地方。2024年12月15日,位于北京西郊的石景山区金融街54号院商街宽敞华丽的大厅,“长城永在——当代老将军老军人书画展”的308幅书画作品(其中将军142幅)和20框红色军旅题材纪念邮简,再次来到这里走进社区。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纪念邓小平、习仲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宣传红色文化和长城文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系列指示,由中国长城学会宣传部指导,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延水情公益促进会和中海洋(北京)文化艺术院共同策划主办这次书画展,并得到了全军各大单位老同志的大力支持。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吴铨叙上将、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上将、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童世平上将、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方祖岐上将,以及李玉、姜吉初、张学东、葛焕标、李栋恒、李洪程、徐承云、兰保景、陈世俊、芮清凯、程宝山、李殿仁中将、徐寿增13位中将和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荣誉副会长蔡德明为展览题词。89岁高龄的方祖岐上将欣然为展览题写了展标字。
15日上午,“长城永在——当代老将军老军人书画展”开幕式暨《血战湘江》和《为法治呐喊•江平》纪念邮简首发式在展览大厅隆重举行。许容奎、文忠民、袁永林、孔繁顺、王贞奎、邵子钧、赵胜堂、邓文方等8名少将,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和夫人刘晓春、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滨和李亚明、开国少将李懋之之女李莉莉、开国少将王耀南之子王太和、原中顾委常委胡乔木孙女胡栩娇、抗战将军曹玉成后人曹银环,以及军队各大单位的老军人和各界代表近百人前来观展并参加了开幕式活动。
开幕式在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老兵方阵组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孟秋华介绍了参加开幕式活动的领导嘉宾,对前来参加活动的老首长老同志表示深深的感谢。
老兵方阵组委会副秘书长杨天真宣读了中国长城学会荣誉副秘书长、原总政干部部老干部局副局长周绪银的致辞。致辞中说:“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国家领导人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保护长城、宣传长城文化,是我们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义务。从2004年开始,组委会相继举办‘不倒的长城’‘血铸长城’‘长城永恒’‘钢铁长城’‘壮我长城’等大型活动20多次, 广大老将军、老军人在关注宣传长城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兵方阵组委会副秘书长余滨介绍了书画作品征集以及《血战湘江》《为法治呐喊·江平》纪念邮简策划制作的情况。二十年来老兵方阵系列书画公益宣传活动一路走来,社会影响很大,每次活动都要配合设计出一套纪念邮简。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主办方同时策划推出两套邮简,也是意在缅怀为创建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和表达对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期待。书画展宣传邮折配套夹放在《血战湘江》纪念邮简中。
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原总参军务部办公室主任李亚滨在发言时讲述了父亲血战湘江的经历。1934年11月底,李天佑师长指挥红三军团第五师在新圩阻击敌人,从左侧掩护中央纵队渡湘江。敌军的装备精良,飞机大炮齐上阵,对红军进行猛烈的攻击。 李天佑率领部队抗击了三天两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终于成功掩护中央纵队安全渡过了湘江。
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刘煜滨讲述,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最惨烈的一战。在这场战役中,那些红军指战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精神,为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为革命保存下希望的火种,并使它越烧越旺。
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代表老军人发言时,结合自己曾经拜访过300余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的经历谈到:现在社会生活多元化了,作为个体你可以崇拜明星崇拜你崇拜的人,但作为我们的社会,还是应该倡导崇拜英雄,英雄为我们带来和平;应该崇拜雷锋,雷锋为我们带来温暖;应该崇拜科学家,科学家为我们带来进步……
人民法院报资深案件记者田浩发言时,从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的信仰忠诚,说到为法治呐喊的江平邮简策划,从情商、智商、法商三个方面联系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期盼各位老将军老军人在引导提高国人法商方面发挥作用。
军旅书法家邹正桃走到台上激情朗诵了即兴自作的《观感》诗:爱我中华修长城,红军长征铸军魂。社区文化放光彩,延安儿女抖精神。延水情深如洋海,红色法治染前程。谁在挥毫长城颂,唯老将军老军人。血战湘江英雄赞,法治呐喊龙飞腾。观国威震撼苍穹,看党旗高扬如神。赞活动举办精典,颂长城坚固永存。
主办方中海洋文化艺术院董事长张凤岭上台致辞。
开幕式由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胡山主持。
开幕式主席台两侧,高悬由原南京军区徐红少将撰句、国防大学军旅书法家南金荣书写的长幅对联“长城永在,万里征程依北斗;浩气长存,百年变局趁东风”。徐将军是南京的军队红叶诗社负责人也是参展作者。他对撰联这样解释:上联讲长城永在长征苦战,北斗常明;下联讲精神支撑处变不惊,东风正劲。内容贴合工整对仗,与老道的行楷体书法结合堪称佳作,亦为展览会场添彩增辉。
书画展现场,三百多幅4尺竖式卷轴书法作品,按照人民军队军改前的编制序列,依次整齐排列,红色序列标牌引人注目,瀚墨飞舞,红章点缀,大气磅礴,构成了威武雄壮的“老兵方阵”。
题词特约的17位上将中将和中国长城学会领导的作品之后,依次是原总参谋部、原总政治部、原总后勤部、原总装备部、原沈阳军区、原北京军区、原兰州军区、原济南军区、原南京军区、原广州军区、原成都军区、海军、空军、原第二炮兵、原基建工程兵、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军委办公厅、武警部队,最后是祝贺参展作品。在这里,所有的老军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军旅方阵,归属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书画作品阵容旁,还有20框80套红色军旅题材的纪念邮简一字排列,成为书画展上的另一道亮丽风景线。自2004年至今,老兵方阵20年来策划制作了260套近百万枚的纪念邮简,其中开国将帅元勋和党政军领导人的就有50多套。
纪念邮简见证历史、见证情怀,就象一份可以直接邮寄的文摘报,信息量很大,方便手机扫码阅读,邮局盖戳邮寄,具有纪念收藏价值,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平台,为红色军旅文化宣传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老将军许容奎向主办方赠送了毛体书画作品,并和袁永林将军即兴讲话,对活动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廊坊儒商文化研究会会长、书法家吕荣起向老兵方阵赠送《千字文》书法长卷。
老兵方阵银帆艺术团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开幕式活动在全体嘉宾起立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