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时期,一切都在革新、求新、求变中快速递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之需要!在中国书法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以“字形”数量很少的甲骨文、金文的“形体”要书写、创作出数量庞大的中国汉字的“文字形体”的书法作品来,这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芸芸众生的“书法家”就按着“文字学家”等学者给出的“使用通假、通用的方法”去解决。但是,今天在这个新时代综合信息极其“巨量”的大环境下,所谓的“书法家”还要坚持、惯用以通假、通用的方法去解决甲骨文、金文书法作品的艺术创作时缺字、少字的问题,那这就是一个比较笨的方法。中国汉字的形、音、义基本特质告诉我们,许多文字是不能用通假、通用的办法去处理、去解决的。因是,随着社会发展之需要,就不断的产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文字形体”,以至今时拥有数万之多。
如果过多的、大量的、懒惰的、不知变通的以通假、通用方法去进行书法作品的艺术创作,那么这也许就是顽固不化、不可理喻的凡愚之举,很不利于甲骨文、金文的普识普及性了!详情可参阅《杨牧青:甲骨文书法创作不应使用通假互借字去填补》、《杨牧青:复谈甲骨文书法创作不宜使用通假通用字》等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