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展示李可染山水巨作之一《革命摇篮井冈山》,会惊奇地发现,围绕着这同一主题,有一系列大幅度跳跃性的变体画,像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画家,在左奔右突,探索着若干不同的新图式、新形式语言。
我们有幸面观亲赏的这幅《革命摇篮井冈山图》,在多变的井冈山图式之中,应是最接迈高悬于毛主席纪念堂大厅的那一幅。或者说,此时此图已迈向完满实现画家心中意象的终极点。在一位山水大手笔驾驭下,它好像是大厅那件全景横幅长卷屏幕上;先演示画面右半部特写,只要再向左推移,为纪念堂而作的独一幅全景图就徐徐展开了。
纪念堂井冈山长卷图题款,几乎是与现今一幅井冈山题款同等的右上方位置。不同的是,纪念堂一幅选写了正体的“岡”,有简短题款如下:“毛主席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一九七七年月李可染敬绘于北京”,现今的一幅,独有画名标题、后书“可染敬绘于北京”,未署创作年代,但据上述画法画风,二者十分接近,可推断为靠近77年7月终作完稿之前,将它比喻为一套完整的交响乐之“间奏曲”,也许是恰当的吧。
井冈山,是老画家李可染多年来久久心仪的革命圣地。十年文革一切浩劫结束,老画家作了七十岁总结,自许“白发学童”。为了重新跋山涉水,恳请医生作手术截除双足“叠趾”之痛,以利行路。1977年终于实现登临井冈山宿愿。这是他终生难忘的登山经历,也是老人最后一次登山的幸福体验。
山水大师置身井冈山环境之中,激动不已,在弟子李行简、王兆荣二位画家陪同、保护下,于险要视角,持续两小时速写、写生。后来,追忆井冈山作画前前后后,可染师说:“登临井冈山,瞻仰黄洋界,山势险峻,无比壮丽。”说到作画,欲感到任何单一的角度,都难以表现自己的感受,更难以充分传达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先后创作二十余幅井冈山图稿的动因。千锤百炼,反复探索,直到最终完成《革命摇篮井冈山》――全景式横幅长卷,顿使纪念堂大厅满壁生辉,恍惚以神奇之力扩展着空间。
今天所见的井冈山图,其色调、墨调及亮度的定音、定位,和我们熟悉的可染山水“重墨强光”有所不同。全图墨、色交融,满目青山,以低调的偏银灰墨色和淡绿调性,造足了和暖温馨摇篮的气氛,如同呈现出一部交响乐的主题。这里不直写人的活动,而代之以山脚新生的幼松;环山树木葱茏。群山之间,云浮而动,清泉直流而下,动静对比。在这冲和恰静的主调中,依然拥有丰富的层次。近峯远山,实实虚虚,自然隐显几处“空白”,浑厚处顿生微妙与空灵。这里孕育着和平、新生、茁壮、饱经风霜的活力。“旌旗在望,鼓角相闻”的壮烈历史场景,似乎隐迹在辟峰深壑的后面了。
构图,作为一种传达意境的手段,作为重要的形式语言,和我们见到过的诗词山水如《崑崙山图》;中景拉近,正峯突现眼前有所不同,这里根据“革命摇篮”意境创造的需要,处处追踪着一条主要的“纵深线”。这条“纵深线”,由主峰群最近最亮的圆浑山顶,隐隐向上、向深处推移,直达黄洋界丰碑,汇为视觉线交接的终极点。左右分列的山峰,层层远去的井冈山脉,千重岩壑,万重云海,形成熹微的曙光返照,或显或隐,向着终极点集中。微妙的是环山公路线,作为一条活泼跳荡的副线,与主山脉“纵深线”交搭,下线低至深壑边沿构成了“勾股、弦”倾斜的三角形,暗示全国“趣味中心”。无数线性,错综排比,展开一个深深荡荡、空阔无垠的大宇宙空间,自然无极,了无斧凿痕。可以说,这是山水大家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艺术臻于成熟、进入化境的标志。
《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意外出现,引起我们对新中国山水画源头的回顾:新山水画发靭于50年代末。1959年,以“江山如此多娇”命名的李可染水墨山水画展,为庆祝建国十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