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靳之林主动要求到陕北落户,再后来,靳之林调到陕西美协,尽管他的境况时好时坏,但他一直带着这幅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南泥湾》。
直到1977年,靳之林把《南泥湾》送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参选,并顺利入围,《南泥湾》在"文革"结束后再次现身。
当时整个艺术界创作风气依然保持着文革时期"高、大、全,红、光、亮"的特征,而《南泥湾》所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与同时展览的陈逸飞作品《黄河颂》所代表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与其他文革风格的作品拉开了距离,引起强烈的反响。
尽管后来曾经多次在各种出版物中出现,但这是《南泥湾》在"文革"结束后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从那之后,除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靳之林油画展--生活的足迹",《南泥湾》再没在公开场合展览过。
1985年,靳之林从延安调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南泥湾》也随之回到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