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年一陶潜。 济苍生, 入仕宦。 志逸四海, 脱俗又超凡。 屈身逢迎总厌倦, 念山泽, 归田园。
固守节操老益坚。 居寒庐, 心境远。 淡薄明志, 梦中却了然。 《桃花源记》经世传, 众向往, 俱欢颜。
于2012年5月13日
附文: 为人当学陶渊明
被称为“东晋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亭,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为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教育家。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曾入仕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乡隐居。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开创了田园诗体系,使田园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到今,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备受文人墨客推崇;陶渊明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让后人敬仰叹服。更令人敬仰的是,他辞官回乡21年,一直过着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活,尤其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甘于固贫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的追求,等等,这些怎不令后人肃然起敬呢!
陶渊明像当下的有志青年一样,曾豪情满腔、心怀壮志,期盼着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一番事业。他曾歌颂过不怕牺牲反抗暴秦的义士荆轲,也曾赞美过以微弱之躯衔着树枝去填平沧海的精卫,等等。但,他毕竟生逢乱世,作为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士大夫,仅凭自己一臂之力不可能示展抱负,为国尽忠,只好放弃兼济天下的雄心,去追求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当他看透官场黑暗后,义无反顾的辞官归隐。从41岁归隐,到63岁离开人世,这长达20余年的隐居生涯,本身就是一部精神抗争史。
在东晋,当整个社会处处呈现着趋附权势与财富的风气时,陶渊明却以清高、耿介的品格处污泥而不染。
在东晋,当整个社会处处弥漫着虚伪浮躁与放纵的风气时,陶渊明却以真诚、纯朴的品行直面人生。
古往今来,一个人选择做官为职业,既是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人生自身价值,继而获取一定的物质财富的有效途径。物质财富是生活的必备条件,任何一个社会,自然人通过个人劳动付出,追求合理的物质财富,当然是正当的权力。但是,毋庸讳言,假如一个个社会成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官职,而做官的主要目标仅仅是局限于猎取荣华富贵,甚至贪污狼藉;或者一个个社会的成员不顾一切去追逐物质财富,而发财的目的仅仅是挥霍奢华,甚至为富不仁,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社会必将陷入尔虞我诈、道德沦丧的境地,甚至政息国亡。
古人提倡廉退之风,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想依此调节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陶渊明的隐退确实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他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安贫乐道、廉退高洁的典型。这,不仅对当下社会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国人,尤其是刚刚踏上仕途的年轻人,同样有着积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陶渊明用他的实际行为,阐释了人生的意义,证明了与功业建树毫无关系的平淡人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同样可以达到超凡入胜的思想境界。
当他看透官场黑暗后,便义无反顾的辞官归隐。陶渊明辞官归里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隐居的生活是非常清贫的,乃至是艰苦的。这,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繁重的体力劳动是非常的艰辛。对此,陶渊明却安居乐道,无怨无悔。因为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计,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通。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翁爱菊,房前屋后遍植菊花。因为生活的磨砺、岁月的积淀,使他信手而来,脱口成章。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名句,至今脍炙人口。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完全的与世隔绝,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和呐喊!这和逃避现实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诗人在农村长期参与田间劳作,感情上越来越接近劳动人民,更加了解普通百姓的疾苦。在他的诗篇中,随处可见他对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以及对仕途的黑暗虚伪反映。如,“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重华去我久,贫上世相寻。”虽然归隐田园,但他心中并不平静,他不可能完全抛弃社会现实,他将自己未尽的政治理想寄寓于诗情画意之中。正如他在《桃花源记》里,描述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重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他所向往憧憬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大家过着富庶平和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诗人美好的向往,这与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这是诗人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是诗人思想成熟、进步、发展的结果。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所不曾有过的田园生活,并且参加了劳动,与劳苦大众有了较多的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的有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创造出有独树一帜的田园诗的新形式。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因此说,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他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他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