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 我们的前辈 穿着这身戎装, 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 用生命把《国际歌》唱响: 他们无视敌强我弱, 他们无视土豪列强; 他们无视血雨腥风, 他们无视刺刀钢枪。 他们, 他们终于在斗争中, 找到了英明领袖毛泽东, 找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就这样, 不屈的中国人民, 前仆后继、 英勇奋斗、 夺取政权、 建立武装。 红军长征, 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陕甘宁边区十三年, 延安灯火把天照亮: 荒山变成米粮川; 穷山沟建起大工厂; 土窑洞里办大学, 小山村飞出了金凤凰; 革命文艺大发展, 露天舞台成大剧场。 《白毛女》 《夫妻识字》 《十二把镰刀》 《黄河大合唱》 无一不让边区的军民 感动、震撼、 斗争昂扬。
延安啊, 你那么偏僻闭塞的山沟沟, 怎会创作出, 这样一部部、 不朽的经典乐章?
却原来, 是毛主席(942年5.2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象一盏明灯 照亮了文艺发展的道路, 指出了文艺为工农兵、 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立场。 一时间, 穿越时空的红色经典, 飞向国统区、敌占区、 飞向抗日前线、 飞向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无论它飞到哪里, 都成为宣传人民, 动员人民, 组织人民, 鼓舞人民的 巨大力量。
在那个年代, 红色经典, 鼓舞我们走过岁月, 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今天, 《讲话》的精神, 继续鼓舞我们, 创作时代经典; 颂扬时代英雄; 弘扬时代正气, 讴歌伟大理想。 虽然 从延安到北京, 时代完全变了样。 但, 毛主席的《讲话》, 永远是 文艺工作者的指路明灯; 永远是 文艺创作不可变的方向。
今天, 我们穿着这身戎装歌唱。 我们用诗歌, 纪念《讲话》 走过70年漫长的历程; 用诗歌, 把昨天的辉煌、 把今天的灿烂歌唱! 这歌声, 承载着前辈的嘱托; 这歌声, 背负着人民的期望; 这歌声, 绽放着理想的追求; 这歌声, 闪耀着《讲话》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