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6号。1951年的今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与世长辞。
1929年,史沫特莱作为《法兰克福日报》的特派记者来到上海,结识了鲁迅、宋庆龄和茅盾等许多中国进步人士和革命知识分子。从此,她与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她不畏艰险,多次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2年春,她编辑了《国民党的反动的五年》一书,揭露了蒋介石自1927年叛变革命到这一年的反动历史,激怒了国民党,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刁难和监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首先得到这一消息的史沫特莱立即告诉了鲁迅。鲁迅和茅盾署名电贺中共中央,史沫特莱在国外把这封电报发到延安。电报中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史沫特莱及时把事变过程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报道出去。
1937年初,史沫特莱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写成了平生最伟大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一书。她在介绍朱德革命事迹的同时,写出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战斗历程。此外,史沫特莱还写了大量宣传介绍中国革命的著作。
1941年,史沫特莱因健康原因,离开中国。1949年,她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给朱德写信说:“假如哪一天我能重返中国,我一定要亲一亲它的土地。”
1950年的5月6号,史沫特莱在英国病逝。她在遗嘱中要求把遗骨埋葬在中国,在葬礼上演奏她喜爱的《义勇军进行曲》。遵照她的遗愿,中国政府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她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史沫特莱临终前讲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唯一信念和唯一誓愿,就是那些贫困的、被压迫的人民的解放,而中国革命的成就,已经是这一解放事业的中流砥柱。”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国际主义战士,将永远得到中国人民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