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2日,爆发了广州起义的第二天,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共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张太雷,被反动派枪弹击中,猝然牺牲。
张太雷是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重要创建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在天津北洋大学法律专科学习的21岁的张太雷,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为响应北京学生运动,天津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周恩来、刘清扬、邓颖超等发起组织的“觉悟社”,张太雷发起的“社会建设会”,组织大批宣传队,上街演讲,并到北京请愿,在运动中张太雷与周恩来结下战斗友谊,并与敬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
五四运动后,张太雷参加李大钊领导的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介绍社会主义文献,热心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张太雷从北洋大学毕业,由一个品学兼优、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学生,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走上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0年10月,张太雷参加了李大钊为书记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一。11月,他受北京党组织的委派,组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张太雷正在国外。一大以后,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地整顿和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派8月刚从苏俄回来的张太雷负责此项工作。他四处奔走,首先恢复上海团组织,组织团员重新登记,吸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清除无政府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张太雷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大会通过了团纲、团章,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任务、奋斗目标等根本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中国青年运动和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张太雷在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团的一大实现了团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统一,成为党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组织。
1925年1月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张太雷参与文件起草工作,并被选为四届中央候补委员。会后决定张太雷分工负责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同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太雷主持大会并作政治报告。这次大会选举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等9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张太雷任总书记。5月,张太雷因党中央工作需要,离开了团中央总书记职务。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革命的领导重心相应地向北转移,1926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向武汉迁移。张太雷随宋庆龄、鲍罗廷等从广州起程去武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太雷为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发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通缉鲍罗廷、陈独秀、张太雷等197名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同时,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在汉口召开。张太雷在会上与瞿秋白等同志站在一起。同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作了斗争。在这次会议上张太雷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奉中央之命,调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7月12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指示,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停职,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张太雷、李立三五人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
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张太雷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他参加中共中央临时南方局的工作,并担任广东省委书记。
9月19日,张太雷从香港抵潮州,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发动潮汕铁路工人罢工,组织潮汕地区工农赤卫队,配合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攻克潮州、汕头。由于反动派的疯狂反扑,不久,张太雷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