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9月17日转载了《老年生活报》发表的《彭德怀为何两次撕掉自己画像?》的文章,读后感触良多。
文章介绍说:1949年9月28日,彭德怀接到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新疆保安司令包尔汉的起义通电,十分高兴,当即对身边的同志说:“立即出发!到新疆去!”10月1日,乌鲁木齐数万各族同胞拥上街头,欢庆解放。在沸腾的人流里,出现了一些画像,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还有彭德怀的。彭德怀看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彭德怀迎了上去,笑着说:“我这模样长得不好,难为画家了,还是扯下来,不要抬举着让它招摇过市了!”说着,他亲手将画像扯下来撕了,并高声对群众解释道:“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我是彭德怀。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嘛,应该举起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还有我们的红旗!”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1949年岁末。这天,一野二兵团在兰州召开扩大会议。这时,一位迟到的代表带来喜讯:“彭总到了!”代表们喜出望外,纷纷起立鼓掌。平时不苟言笑的彭德怀,一进门面对笑脸、掌声,也禁不住含笑答谢,还不时向代表们问候致意。可侧身一瞥,他脸色陡变,驻足不前。陪同进场的兵团司令员许光达估计有纰漏,立即示意代表们安静。直见彭德怀手指主席台上的画像一声怒吼:“快把靠边的那个‘猪头’给我摘下搬走!”大家听后为之一震,全场鸦雀无声。大家正纳闷时,彭德怀直言发问:“都摆摆看,我彭德怀吃多少干饭,有啥资格能抛头露面地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并排起来?”接着又问:“我说过不准挂我的像,为什么就白说?”这一问,使许光达如梦初醒地想起往事:二纵挂彭德怀的像曾挨过批。他立即回答道:“是我们粗心大意,淡忘了彭总立下的规矩,我们马上改正。”彭德怀听后火气也就慢慢消了。
我感到,彭德怀两次撕掉自己的画像,折射出的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胜利面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着实令人敬仰和怀念。
古往今来,因取得成绩而骄傲,由骄傲而刚愎自用,忘乎所以,遭受挫折乃至失败、灭亡的事例不胜枚举。正因如此,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及时地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一些干部却丢掉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为人民做出一点贡献就骄傲自满,地位提高一步就飘飘然,把尾巴翘到天上,把群众踩在脚下,更有甚者贪图享乐,进而骄奢淫逸,最终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和享乐主义的牺牲品,教训极为深刻。
因此,我认为,重温彭德怀两次撕掉自己画像的往事,有利于提醒和告诫我们:担任一定的职务,从事一定的工作,归根到底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把我们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所以,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工作越是有成绩,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善于从成绩中找到新的发展目标,从胜利中到看不足,从顺境中想到困难。这样,才能调整好心态,把握住自己,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