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浏览人民网,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典故”、历史珍闻中,获悉两则让人感喟不已的故事。
一则是邓中夏退“委任状”: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但却被邓中夏退了回去。当他质问儿子为何要把“委任状”退回时,邓中夏说:“我不做官。做官的人,都是对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当这个官有什么意思!”邓中夏还和乡亲们说:“我要做公仆,我要联合同志,做到人人有饭吃,个个过富裕生活。我的目的要为广大群众谋福利,绝不自私自利为个人单独谋财。”
另一则是许光达不受“镜匾”:许光达(1908—1969),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1950年1月,许光达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乡亲们听说许将军回来了,都十分高兴。为了表示心意,大家凑钱买了一块长两米、宽一米的镜匾送给他。许光达对此坚持不受。他对倡议人说:“我是共产党员,毛主席教育培养的革命战士不是封建时代的军阀,不兴衣锦还乡,更不敢接受父老们的馈赠。分别20多年了,大家会会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激励斗志,搞好工作。我跟随毛主席打仗,贡献甚少,不要给我送匾。如果说有一点成绩,首先应当归功于党和毛主席,归功于人民。”
笔者之所以要把上面两则故事放在一起来说,那是因为这两则故事都共同映照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都可以作为激励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服务人民的清醒剂、洗心镜。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邓中夏退“委任状”和许光达不受“镜匾”,都充分说明这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的政治清醒。邓中夏和许光达,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心中非常明白、清楚、知晓,要对党忠心、对人民忠诚,要始终把人民得解放、群众得福利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因此决“不做官”而要“做公仆”、做“共产党员”而不做“封建时代的军阀”,因此退了“委任状”、不受“功德匾”。但是,反观时下,回望过去,总是有些党员干部不能始终保持如此清醒的政治头脑。个别党员干部,喜欢当官不喜欢做公仆,不是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福利,而是死心塌地地为自己谋私利;不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而是高高在上做官、随随便便敛财;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少数党员干部,不能保持戒骄戒躁的作风,而是有了成绩就邀功、有了进步就得意,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在荣誉面前暗自陶醉,甚至从此骄傲起来、贪腐起来,而背离党和人民。
谦受益,满招损。邓中夏退“委任状”和许光达不受“镜匾”,都充分证明这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谦逊、谦卑的人格魅力。人生在世,谁不希望出人头地,谁不期盼光宗耀祖。但是,共产党人由于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有着特别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因此,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始终保持一颗谦虚、谦逊、谦卑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要始终把“不做官要做公仆”作为自己的追求,始终把“是共产党员不是封建时代的军阀”作为自己的信仰,始终心系人民、情牵百姓,并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然而,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一种人,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信条,把邀功请赏作为拿手好戏。只要能坐上更高的位置、谋得更多的私利,不要说“委任状”,就是“黑党令”也敢接,也要戴。还有这样一类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稍微取得一点成绩,便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便跑上跑下地到领导面前去炫耀显摆,一点都不谦虚,一点都不脸红,好像什么功劳都是他的,什么政绩都是其的。这种人、这类人,喜欢瞎折腾、乱折腾,不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不能坚持改革开放道路不懈怠,而只能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障碍、带来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