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一代伟人周总理已离开我们31年了,时光流逝,但带不走人民对总理的思念。七十年代,周总理回到延安,他走进老乡家中,和老乡一起喝稀饭、吃窝头,他一边啃着坚硬的窝头,一边伤心地流泪。他对地方领导说:“解放这么多年了,人民还这么穷、这么苦,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
是什么让敬爱的周总理流眼泪呢?就是人民的疾苦,解放后到70年代有20几年的时间,我们的农民还要啃着坚硬的窝头,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我国的工业水平有了质的变化,但不可否认我们还没有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周总理的眼泪充分表达出共和国领导人的责任心,表达出人民总理爱人民,一个把人民的冷暖记心上的领导人,人民会真诚地拥护他,并记住他,哪怕时光如何流逝,民意笑谈中。
2007年8月31日,我们的国家主席面对广大的教师深鞠躬,再次让人流泪与感动。细微之处见精神,锦涛的鞠躬表达了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尊重以及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表达了主席对教师的厚望,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在场的教师怎能不为国家领导人的举动而热泪盈眶呢?
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就在于科技与教育,但改革20几年来,经济发展迅猛,虽然人民的生活质数有了提高,再也不用啃着坚硬的窝头,但我们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不管是教师的地位,待遇,还是地区教育投入都有待提高,可以说如何促进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一大问题。
70年代“恩来的眼泪”,让我们吸取教训。今天,“锦涛的鞠躬”又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从“锦涛的鞠躬”难道看不出“中国的教育要拜托教师”的意思吗?然而,搞好教育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我们需要举国家之力,举社会之力,把办好教育当成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各地方政府必须时刻把教育放在心上,切不可忘乎所以、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锦涛的鞠躬”与其说是向教师鞠躬,不如说是给官员们上的一堂生动的“支持教育事业”课和“发展教育事业”课。如果官员们都能够认真研究一下“鞠躬的份量”,悟透“锦涛的鞠躬”的真正含义,牢记共产党人责任,我们的教育就大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