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思想之根。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据3月5日《北京日报》载文说,抗战时期,《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陆诒时常会为新闻线索少而发愁。有一次,他专门到重庆曾家岩50号找周恩来同志诉苦说:“最近时局沉闷,新闻线索少。有的报道枯燥乏味,读者也不要看。”周恩来回答道:“这是因为你没有深入群众,不了解读者的愿望和要求。我建议你除了必要的采访一些上层活动外,可以着眼于群众。譬如说,访问几个从战区流浪到重庆擦皮鞋的难童,或者访问嘉陵江上几个渡口的船夫,或者访问重庆市内的公共汽车售票员,谈谈他们的生活和愿望。这种别开生面的新闻报道,也许会得到读者的欢迎,你们不妨试一试。”又说:“你实在没有线索,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听听群众在谈些什么,想起什么。”
文章说,周恩来的这些意见,有力地推动了《新华日报》采访工作的转变。其实,时至今日,这些意见对于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仍然大有裨益。
为什么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写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写得枯燥乏味,原因在于是否真正深入百姓,倾听百姓的诉说、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因为新闻就好比大海里的鱼,浮在表层上的只能是些浮光掠影、司空见惯的鱼;沉到海底,才有稀奇珍宝、鲜活精美的鱼。新闻工作者只有沉到海底,才能捕捉到好新闻,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
在这个意义上说,基层是新闻工作的广阔天地,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老师。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鲜活的稿件,坐在办公室不行,泡在会议室不行,浮在上面不行,只听汇报不行,靠上网抄材料更不行,其出路就在于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沉下去“接地气”,到一线去“抓活鱼”。
实践证明,心离群众有多近,作品离群众就有多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古往今来,凡称得上名著、名曲、名画的,无一例外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正是因为白居易拜烧饭老妪为第一读者,才有了香山诗词历尽千年至今留香;正是因为正因为鲁迅深切关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大众,才有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铿锵文字。同样,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新闻工作者如痴如醉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现场捕捉和不断挖掘,才有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篇篇新闻佳作。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今日重温周恩来“没有线索,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的意见,对我们新闻工作者很有启迪。新闻事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在变革,生活在变迁,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个奋发有为的过程。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像钉子钉进木头一样扎根生活,我们的作品才能钻进读者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