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精神>>正文
南开“镜箴”与周恩来的气质
2010-11-26 21:25:02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颖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天津南开中学的入门处,立着一面醒目的大镜,镜子上方篆刻着南开学校创始人严修书写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质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短短几十个字,却令人回味无穷。

  把“容止格言”镌刻在“可以正衣冠”的镜子上方,的确别有一番深意,我们不妨称之为“镜箴”。“镜箴”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规范:对于学生的外表,“镜箴”的要求非常严格: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有了这些“必”,进入校门的学生就有了一个好的面貌,学生的精神状态自然也会焕然一新。在内在气质上,“镜箴”提出了一个标准:“气质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学习,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不骄傲,不狂暴,不懈怠,果能如此,恐怕不仅气质上会面貌一新,道德涵养也会更上层楼。仔细体会,南开的“镜箴”,不是对学生行为加以规范的“守则”,既没有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也没有要求学生尊敬师长,甚至连遵守学校纪律都没有提。但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镜箴”,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面镜子立于校门前,或许进入校门的学生们每天只是瞄那么一眼,但面对镜中自己的形象,学生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否做到了面净、发理、衣整、钮结,是否做到了头正、肩平、胸宽、背直。久而久之,这面镜子自然会存于心中,而这时,学生们或许已经达到或接近了“气质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的境界。

  短短几十个字的“镜箴”印在了无数南开人的心中,也曾让15岁考入南开学校的周恩来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1916年,周恩来曾撰《函索镜影》一文,该文记述了美国教育家格瑞里致函南开校长索取大立镜和“容止格言”的照片一事,文中写到:“我校事务室前所悬之大镜及上列格言,原为资警励全校师生之用。前次美人白崔克博士(Dr.Buttrick)来校参观时,睹之甚以为善,今格瑞里先生(Mr.Greene)致函校长,索斯镜之摄影,并请将格言译作英文,同行寄去,以为纪念。藉俟归美时公之彼邦人士。闻格言现已由周梦贤先生译就,影已摄好,想不日即可报命矣。”文章的写作风格是新闻体,就事说事,从中很难感受到周恩来对“镜箴”的所思所想,但这篇发表在《校风》第26期上的文章无疑可以证明,“镜箴”对被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誉为“南开最好的学生”的周恩来是有影响的。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了解,曾是清末进士的严修撰写“镜箴”时是否参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但“镜箴”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显然更容易让从小就读私塾的学生们接受。幼年的周恩来在嗣母陈氏的教育下,每天黎明即起读经书、背唐诗,听陈氏讲《天雨花》、《再生缘》之类的传统故事。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搬到外祖父家后,更是大量阅读了外祖父家的藏书。可以说,生活于有着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里,周恩来从小就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和滋养中,幼年时的周恩来在衣着、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已多有注意。12岁远赴东北后,虽然周恩来走进了第六两等小学堂这样的新式学堂,但课程中仍然包括修身课等内容,而通过阅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少年周恩来更是从中汲取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营养。在那个中西文化开始碰撞、中国教育从私塾走向新学的过渡时期,进入南开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几乎都与周恩来有着相似的经历——从小在私塾读书,初涉西方文明的点点滴滴,言行举止和思想意识中,都熏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或许正因为如此,“镜箴”让走进南开中学的学生们感到既新鲜又熟悉,也容易接受,更难以忘记。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的四年,正值15岁到19岁青少年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南开的教育对周恩来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一直穿布衣布鞋,夏天只有一件白长衫,入冬则是单薄的青棉袍,外面再罩一件已经泛白的蓝大褂,但这样的衣服周恩来却总是穿得干净整洁。虽因没钱到食堂吃饭,有时只能从家里带一小罐酱来下饭,但周恩来依然气色饱满,精神昂扬。在南开期间,以“镜箴”为鉴,周恩来所在的班级被评为全校班风第一,所住的西斋19号宿舍获得“整齐洁净”的嘉奖。 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同样没有忘记南开的“镜箴”,他的衣着总是那样得体,神态总是那样平和。即使在南昌起义失败的时刻,周恩来仍能气质“勿暴勿怠”;在长征的恶劣条件下,周恩来仍旧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愈是在关键时刻,愈是在危难之时,周恩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愈能成为鼓舞人们继续革命、坚持到底的动力,周恩来心中的镜子还将光辉折射到身边的战友身上,成为一种动力、一种勇气。在后来的对外工作中,无论是同对手谈判,还是与朋友交往,周恩来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的温文尔雅,都曾让谈判对手折服,也曾让无数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

  我们不妨看看当年一些记者笔下的周恩来。《大公报》记者曾敏之在其《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一文中这样记述他见到的周恩来:“周恩来穿着派利士的西装,从他新理过发的容颜看,他显得英姿焕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斯诺看到周恩来简朴但是十分整洁的窑洞,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周恩来的魅力,让从没见过红军的斯诺确信,红军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无知的土匪和强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为何谏物仰天长叹?
·下一篇:共产党人的看家之宝——张思德纪念碑前的随想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贺正宇:《周恩来风采》摄影展览开展暨刘少奇瓷盘像捐赠仪式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举行(
·特稿:《周恩来风采》摄影展览开展暨刘少奇瓷盘像捐赠仪式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举行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举行消防应急安全演练(图)
·周恩来:权力要下放 让懂行的人来领导
·中国旅游景区品牌提升咨询辅导服务人员在景区指导工作(图)
·“七一”前后周恩来故居党员游客多
·周恩来侄儿周尔均、侄媳邓在军携新书在纪念馆与读者见面(图)
·一次难忘的“补钙之旅”(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马云龙:军民一致筑造钢铁长城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