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台上的精铁大炮保存如新在澳门“世遗”历史城区建筑群里,大炮台独具传奇色彩。
大航海时代,澳门曾是许多欧洲殖民扩张者觊觎的宝地。400多年前,抢先登陆的葡萄牙人,花10年时间修建了这座庞大的炮台,并靠着它成功地把其他后来的“海盗”挡在了澳门的海岸线之外。
那个时代,大炮台一直是澳门的防御核心。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今日的大炮台该是如何?5月的一天,记者采访来到此地,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威严肃杀,在都市的繁华簇拥中,大炮台杀气尽褪,犹如归隐田园的老者,倒显得宁静安详。
从游人如织的大三巴牌坊望过去,可以看到隐在青山绿树后的炮台一角。大炮台本属圣保禄教堂,1835年一场大火,烧得教堂只剩前壁一堵,即今日的大三巴牌坊,而大炮台虽然也经此火劫,幸而花岗石和夯土的基座仍得留存。
炮台整体是一个边长约百米的不规则四边形,墙体以巨大的麻石夯土砌建,并以蚝壳粉末作灰泥抹实,坚固异常。炮台上下分三层,拾级而上,看到每层都保留着精铁重炮,架设在雉堞状子墙上,炮身通体黝黑发亮,全无锈迹。粗粗一数,总共约有30门之多。
这些火炮,与澳门其他3座规模较大的炮台一起,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网。大炮台的东南墙角设有碉堡,而面向内陆的西北墙身,子墙较矮且没有炮口设置,显示出大炮台对外的防御设计。
史书记载,1601年到1627年,荷兰舰队先后5次攻打澳门。据传,1622年荷兰人一度登上澳门海岸,如果不是大炮台上的大炮一锤定音,准确命中荷兰军火库,把荷兰人驱回海上,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位也许已被取代,历史也得重写。不过,那都是殖民者在中国土地上的撕咬,历史同样记载下近代中国之痛。
这传奇般的一炮为大炮台赢回了荣耀,从1623年至1740年间,大炮台便一直作为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的住所,驻扎重兵。此后300多年中,大炮台向来是不能靠近的军事禁区,直至1966年澳门气象台迁入,才开放为游览区。1996年起,气象台改建为澳门博物馆。
博物馆的入口,就在炮台顶层。炮台坐落的小山,高有150米,又地处澳门城市中心,所以从炮台顶层可以很好地俯瞰澳门全景。从子墙和炮口的间隙望下去,都市密密层层的楼房、绿树和黑沉沉的大炮像是嵌入同一幅图景,十分耐人寻味,倒似这花团锦簇是由炮口生出一般。
博物馆收藏了数百年来澳门不同民族的生活样本。早期当地渔民的家居摆设、葡萄牙人的教堂和房子的模型、中西婚嫁生老的民俗、传统手工艺品、葡国餐具和食物模型……在一处玻璃橱窗里,还能看到穿短衫挑担子的货郎,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听到当年回响在澳门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卖肉粽——凉茶”,“收买烂铜烂铁——”,“磨刀磨剪——”声声悠长,似乎把人又带回了那个年代。
历史的戏剧性在大炮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百年前,谁能预见战争堡垒有朝一日会变成中西文化共融的收藏馆?幸好,这戏剧性是繁花似锦替代了血雨腥风,是冲突到和平、荒凉转繁荣的变化。炮台若有知,也会感到由衷欣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