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起义后,以东兰、凤山为发祥地的右江革命根据地逐步得以巩固发展,成为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心腹之患。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北上中央苏区,次年2月起,桂系军阀趁右江革命根据地力量薄弱之机,勾结贵州军阀、集结民团共一万多兵力,先后三次向东兰、凤山苏区进行疯狂“围剿”和屠杀,叫嚣消灭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及武装。在韦拔群等同志的领导下,凤山苏区军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面对数十倍于我的敌人,红军、赤卫队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利用山寨、岩洞等地利因素与敌人周旋。历时近两年时间,军民们在山寨鏖战、岩洞搏杀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其中有韦氏送、黄日那、王的成、廖熙合、廖正德、班日妹、龙三妹、黄文明、黄文荣等九位军民在不同战场上与围困的敌人战至弹尽粮绝最后一刻,宁死不屈,抱敌跳崖同归于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根据地人民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英雄篇章。
卡存山女杰
卡存山,韦氏送在绝顶上抱敌跳下悬崖,同归于尽
1931年2月初,以百色民团总指挥官岑建英率领的黔军王海平部的两个团及地方民团共3000多人为第三路军首攻巴轩(时属凌云县),当时驻守巴轩的红军仅有一个连的兵力,2月10日,敌军凭借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对巴轩战区全面围攻,在攻第一防线时就被地雷炸死数十人,但敌军并没有停止进攻,更加疯狂地加大火力攻击第二防线,红军势单力薄,为保存实力,连长覃宝蒙安排一部分兵力分别到五个营寨(据点)配合赤卫队驻守抗敌,保护群众,一部分兵力在外围与敌周旋。2月11日,敌军分别对卡存、弄内、辽立、穿岩、干障五个营寨进行攻打。卡存山寨规模较大,也是敌人攻击的重点目标,卡存山位于罗家村后山顶,三面为百丈高的绝壁,仅有一条小道通往营寨,山腰筑有石门,营寨内有100多名革命群众,由巴轩区苏维埃主席罗福宏、乡苏维埃妇女主席韦氏送与30多名红军、赤卫队战士驻守。敌参谋长阮筱斋亲自对卡存山督战,敌用机枪、迫击炮向卡存山狂轰乱炸,打得树断石裂,浓烟滚滚,红军、赤卫队凭险阻击,当敌人临近石门十多二十米时,墙内红军一齐开火,或射击或抽出石架机关,巨石滚滚砸得敌人头破血流,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至战斗到第二天夜幕降临,红军、赤卫队弹药所剩无几,此时为了保存军队实力,大部分红军、赤卫队趁夜护送群众转移,妇女主席韦氏送主动要求留下和10多名赤卫队员守护不能走动的妇幼老人。13日清晨,敌人炮火更为猛烈,韦氏送和赤卫队员们采取近打战术,当敌人靠近眼前时才集中射击,同时撬开石架,一堆堆巨石滚入敌群,打得敌人血肉横飞,肝脑涂地,战斗持续至中午,赤卫队弹尽粮绝,敌人趁势攻破寨门,一步步向韦氏送和赤卫队员逼来,几名赤卫队员被敌杀害,还有6名队员拼尽最后力气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全部壮烈牺牲。韦氏送被逼退至山顶,敌人见她已无退路,企图将她活捉,韦氏送突然扑向一个敌兵并死死抓住与其一起滚下百丈悬崖,同归于尽。山顶上的敌军为之闻风丧胆,魂飞魄散。
韦氏送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位抱敌跳崖,舍身殉国的女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