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县山青水秀,素有山水“小桂林”之称。全县58万人口中,壮族占99.4%,是我国壮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县份。
靖西县壮族博物馆是靖西壮族人民历史文化的缩影,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壮族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广西靖西县城内,占地432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0平方米,馆藏文物1820件,展出文物750件。馆内设乡土历史文物厅、生产生活用具厅、民族文化艺术厅、民俗风情厅、历史复原艺术厅和革命历史厅等六个展览部分。2001年12月,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考证,早在原始社会壮族先民就在靖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活。1969年考古学家在靖西县新靖镇的宾山,发现了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牙齿化石,其体质属晚期智人阶段。
境内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斧、石铲、石锛等劳动工具,说明这一时期的靖西已经出现了锄耕农事,人们的社会生活已从狩猎、渔猎和采集经济发展到与农业经济并存的时代,部分人类已从洞穴中来到山坡或平原地带建筑村落。
在元、明、清时代,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推行“以夷治夷”的土司制度。靖西土司制度从明永乐年间到清雍正八年,即1730年,一直是岑氏掌权。
解放后,岑氏土司墓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有巾帼英雄之称的瓦氏夫人于1498年出生在归顺州城,即今天的靖西旧州,系土司岑璋之女,后嫁田州即今天的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妾。瓦氏自幼勤奋好学,常练武艺,又熟读兵法。岑猛死后,瓦氏夫人曾主治州政,颇有政绩。
明嘉靖三十三年,即1554年,我国东南沿海倭寇进犯频繁,朝廷征调壮族勇猛善战兵丁,瓦氏夫人亲自领兵6800多人前往前线,屡建战功,名震江浙。1555年夏回师田州,不久病逝,朝廷封其为二品夫人。
清同治四年,即1865年,抗法名将刘永福率领200余人加入靖西吴亚终农民起义军。1866年,刘永福率一支农民军在今天的靖西县安德镇北帝庙以七星黑旗为军旗,举行祭旗仪式,黑旗军因此得名。在中法战争中,黑旗军屡败法军,清政府以“记名提督”头衔收编了刘部。中法战争后,刘永福任广东南澳镇总兵。甲午战争爆发后,调往台湾驻防。
靖西县人杰地灵,壮族生产、生活习俗独特,民间刺绣工艺品颇具匠心。壮锦、绣球、披肩绣、扎染、绣花鞋等传统手工艺很有名。其中绣球名扬四海。绣球古称“飞砣”,最早出现于宋代。抛绣球是壮家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歌圩都有这项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初作为爱情信物的绣球如今已经成为靖西壮族人民传送友谊的旅游纪念品。目前每年约有20万个以上的绣球销往海内外,最大的绣球直径达2米。
披肩绣颇具特色,目前有上万名妇女从事业余披肩绣的制作,每年销往世界各地的披肩绣达25万张以上。
居住在靖西县的壮族人日常用语是南路壮话,据考证和泰国语接近,由此可见这里的壮族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和东南亚一带的人民有着密切的往来。
靖西县24个乡镇都有各自的传统歌圩,每到节庆,成千上万的壮族人纷纷踏歌而来,山坡水滨,村旁林间,无不响起悠扬的山歌声。
具有民族特色的靖西山歌种类繁多。在唱法上,既有单声部又有多声部;既有单人唱又有双人和多人唱。在表达内容上,靖西山歌同样丰富多彩:既有唱男女之间爱情的,也有唱生产丰收和歌颂党歌颂新生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