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传承红色军工精神 太行军工十八英雄(组图)
2025-09-04 12:09:38
作者:铸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在9月1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943年7月下旬,在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大反攻阶段,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各个兵工厂全面恢复了生产,并在多年来实行的劳动竞赛活动基础上,开展了“新英雄主义运动”,推荐评选出英雄人物300多人,其中有八路军军工部的甄荣典、杨鸿章、柴栋良、教逢春、石成玉、陈兆祥、刘贵福、邵希明、李银成、郭栋才、王孝堂、尚文元孙永福、安蓬莱、张浩、王民钦、高文喜、关丁旺等共十八位劳动英雄。这些劳动英雄来自军工部所属的不同部门和岗位上,既有领导干部,也有工程技术人员,更有大量的一线生产人员。

    1944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八路军军工部由工会主席李鑫德带队,十八名英雄代表军工部参加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太行区党委召开的群英大会(简称:太行群英会)。

    群英大会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群英会规模巨大、盛况空前。太行区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济济一堂,会上各路英雄交流了经验,大会一致选举了“炮弹大王”军工部代表甄荣典为边区劳动英雄旗手。

    滕代远(时任八路军参谋长)、邓小平(时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张际春(时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李雪峰(中共太行区党委书记)、李达(太行军区司令员)、戎伍胜(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等领导出席了群英会。会议一共开了17天,邓小平以及李雪峰、李达、戎伍胜等领导同志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大会还通过了给党中央、毛主席的致敬电,给在延安的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等领导的慰问电。

南委泉畔聚星芒,一九四四写华章;
杀敌劳动双英会,铁砧钢枪共铿锵。
展览馆前惊敌胆,授奖台前耀炎黄。
太行精魄凝铁火,兵工魂魄壮太行。

    回顾历史,奠怀先烈,我们展现曾在八路军军工部18位劳动英雄的事迹和故事。

    (一)甄荣典——   

太行军工英雄——炮弹大王甄荣典

    甄荣典生于1916年,河北省唐县人。晋冀鲁豫边区特等劳动英雄。1940年7月,在家乡参加八路军,同年9月调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分配到一所当车工。凭借勤学苦练,尊敬师,关心工友,技术进步快,节约工具好,生产效率高,成为优秀炮弹车工。在历次生产竞赛中,车出的炮弹质量和数量均名列前茅。改进工具,创造了班产480发的最高纪录,被赞誉为“炮弹大王”。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同年8月被评为晋冀鲁豫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并被授予新劳动者运动旗手第一名称号。边区政府发出号召,向甄荣典学习,在全区开展甄荣典运动。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

    (二)杨鸿章——

太行军工英雄杨鸿章

    杨鸿章,生于1917年,河北省容城县人。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调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所工作,历任车工、工长、指导员。1943年在新劳动者生产竞赛运动中,刻苦钻研技术,改进工具,节约原材料成绩显著,生产效率高,加工的产品数量多、质量好。同年7月获军工部劳动英雄称号,8月出席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运动总结比选大会。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届群英大会,被授于劳动英雄称号。

    (三)柴栋良——

     太行军工英雄---柴栋良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一所一分厂工人。在边区开展的新劳动者运动中,自觉向甄荣典学习,努力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生产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向灾荒作斗争中,省吃俭用,利用工余时间开荒种地30亩,所种粮食蔬菜全部献给职工食堂。由于表现出色,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四)教逢春——

太行军工英雄“火工品的外科医生”——教逢春

    教逢春,山西省洪洞县人,生于1906年。1939年任柳沟兵工厂任技术员,在军工部专门从事手榴弹、地雷、炮弹发火药的研制和生产。为了探索火药生产的规律,他在历次战斗中搜集国内外各种炮弹,冒着生命危险,苦心钻研,掌握了各种弹类的结构与性能。他研究出在82迫击炮弹翅上加药包的办法,增大射程。教逢春是一位黑火药权威,在炮弹引信等火工技术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为发展兵工事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石成玉——

太行军工英雄——石成玉(火工技师)

    石成玉,生于1904年,河北省邢台县人。早年在家务农,掌握制作手榴弹技术以开铁匠铺自制手榴弹为生。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携全家参加八路军,办起小型炸弹厂。1939年调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柳沟铁厂,成为手榴弹技师,并任二分厂厂长。先后研制各种手榴弹、麻尾弹、地雷20多种,被誉为手榴弹土专家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被授予劳动英雄和劳动能手称号。

    (六)陈兆祥——

     太行军工英雄---陈兆祥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职工。他是钻枪管的技工,他加工的枪孔不弯不斜,质量百分之百合格,是钻枪管有名的能工巧匠。陈兆祥在生产中还有许多突出事迹,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七)刘贵福——

太行军工英雄——刘贵福(四所副所长)

    刘贵福,生于1908年7月,山东省宁津县人。16岁人北京西北边防督办公署修械所当学徒,先后在国民军修械所和太原兵工厂机枪分厂当工人13年。擅长轻武器修造。1937年8月带领16名工友从太原投奔延安柳树店兵工厂当工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用马克芯机枪改造成两挺高射机枪,主要 “无名式”步马枪设计制造出者。1939年5月1日,毛泽东欣然题词:“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同年10月调太行山支援八路军总部军事工业建设。历任军工部工程处技师,一、四所副所长,枪弹厂厂长等职。参与了“八一式”步马枪设计和生产制造。参与驳克枪、单响短枪的设计制造和50小炮弹的改进工作,并研制了刮斜机、拉线机、铣两用机、标尺分度器和边槽机等10余项专用设备。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技术能手、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八)邵希明——

太行军工英雄---邵希明

    邵希明,出生于1905年,在1937年10月带领河北峰峰煤矿的一批机修工人到太行山军工厂参加了革命,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三厂铣工。在设备安装和军火生产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吃大苦,耐大劳,艰苦奋战,处处带头,关心帮助工友,团结他人克服困难,各项生产样样走在前列,经常提前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刘贵福快板表扬他:多次被工厂、军工部评为劳动英雄,英雄邵希明说一番,自己任务埋头干,别处不行他包揽。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九)李银成——

    太行军工英雄---李银成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职工,他。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十)郭栋才——

太行军工劳动英雄——郭栋才(机械专家)

    郭栋才,生于1909年6月,河南省浚县人。1935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被录取为该校内燃机教研室研究生,回国后在西安东北大学工学院任教授。1938年11月,参加八路军,任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敌工干事。1939年8月,调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先后任工厂技师、总务科科长、分厂厂长、工程处工程师。是50小白炮的设计者和生产组织者之一。研制和改革了许多机械设备,多次获奖,是军工机械专家。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十一)王孝堂——

    太行军工英雄---王孝堂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第四所锻工。安装设备和50炮的生产中,在极其困难的生产条件下,吃苦在先,艰苦奋战,昼夜连续大干。受伤后仍坚持生产,经常提前超额完成军工生产任务,与大家共同努力,把一批又一批50炮及炮弹源源不断运往前线。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十二)尚文元——

    太行军工英雄---尚文元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三厂干部。有刘贵福在黄崖洞编制的快板提到:模范干部尚文元,一天到晚细检验,很耐心给大家谈,不合格的就不粘;突击质量没有减,这月成绩有改善,帮助钳工也很好,技术上来有指导。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被授予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称号。

    (十三)孙永福——

    太行军工英雄---孙永福

    孙永富,生于 1907年1月,山西省寿阳县人。1924年在太原兵工厂枪弹分厂,当学徒,后升为工匠。太原失守后弃职回乡。193年3月参加抗日工作,同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翌年调八路军总部修械所。1940年初调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复装枪弹厂,参加复装子弹研制工作。在设备奇缺条件下,同工友们一起用手工方法,两个月就试制出复装枪弹。1943年任枪弹厂副厂长,同工友一起,设计制造出成批生产复装枪弹的切口机、冲火帽机、烧口机等简易专用设备,提高了枪弹的产量和质量。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十四)安蓬莱——

    太行军工英雄----安蓬莱

    安蓬莱,山西沁县人,生于1917年9月,1937年10月参加山西新军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决死一纵队和太岳第三专署械弹所、太岳第一军分区、第二军分区械弾厂任组长、工务检查员、副厂长等职。在生产工作中不辞辛苦,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1943年7月被评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届群英大会。

    (十五)张浩——

太行军工英雄——张浩(太行军工部源泉村化学厂副厂长兼化工技师)

    张浩,生于1910年,河北省晋县(今晋州市人)人。晋冀鲁豫边区劳动英雄。七七事变前毕业于河北工学院化学系。1935年张浩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在天津河北工业学院化工系毕业。1938年3月投身抗日根据地,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历任百宝峧化学厂技师、源泉化学厂副厂长、军工部工程处工程师。曾与化工技师合作,以陶瓷缸、陶瓷管建造蒸馏塔,试制成功硫酸、硝酸、盐酸,开创了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化学工业和火炸药生产。在进行水银净化处理时,严重中毒,生命垂危,经抢救脱险后,仍奋不顾身投战斗。多次被军工部、太行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予劳动英雄和劳动能手称号。

    (十六)王民钦——

太行军工英雄——王民钦

    王民钦,1924年1月出生于山西壶关县。1937年10月参加牺盟会,1938年初参加少年先锋队,1939年参加民主青年团,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保安九团、决死三纵队七团担任连队文化教员、宣传员。1941年4月,进入八路军军工部工业学校学习,以后在黎城白宝峧、源泉、武安、长治内旺、南天贡等化学厂参与硫酸、硝化棉、无烟火药的生产,先后担任领工、班长、副股长、股长、副厂长。1943年7月被评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届群英大会。

    (十七)高文喜——

太行军工英雄----高文喜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职工,能工巧匠,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样样拿得起,放得下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

    (十八)关丁旺——

    太行军工英雄---关丁旺

    关丁旺(1920年-1946年),男,山西省武乡县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职工。在艰苦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火炸药制造过程中,总在最危险岗位工作要体现榜样示范作用,1943年7月被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11月出席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1946年1月不幸在源泉化学厂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壮烈牺牲。

《18军工英雄颂》
王志刚
烽火硝烟聚太行,深山铸剑为国殇。
敌顽弃甲丢盔去,先辈造枪创炜煌。
八十经年过往事,十八英雄灿星光。
军工魂魄今尤在,后者扬帆再起航。

弘扬继承前辈遗志

    经过,太行军工先辈和后代的不懈努力,在2025年元月推出了《太行军工十八英雄》纪念邮简

    为传承红色军工精神,八路军太行军工老前辈和后代,与北京老兵方阵邮简发布平台经过多年的策划沟通,收集整理八路军太行军工十八英雄相关事迹资料完成了,《太行军工十八英雄》纪念邮简的编制和制作,并在北京进行首发。

    十八英雄之一的我军第一枪,八一式马步枪主要设计者刘贵福之子刘建国说:太行军工十八英雄是当年组织上授予的,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借助邮简这种方式来宣传是个机会。要感谢军工后代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提供了很多资料做了大量工作。十八英雄之一王民钦之子王志刚说,这个邮简策划了半年左右时间,中间做了很多工作,余滨做技术指导,刘建国拉了个群,从中斡旋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终于在春节前把邮简做出来了,确实非常好。首发式活动在大家围站在一起轻声唱起《游击队之歌》声中圆满结束。

    2025年1月21日下午在北京海淀区会城门邮局大厅举行了小型的纪念邮简首发式,张瑞忠、杨少峰、张建国、郭定通、霍临春、刘建国、张涛、崔建东、余滨、张璞、杨小颖等太行军工后代和社会各界朋友近二十人参加。

    93岁高龄的吴记芳老人是太行军工十八英雄之一王民钦的老伴,在儿子王志刚、女儿王莉莎王莉波和孙女的陪伴搀扶下,也欣然前来参加活动。

《太行军工邮简颁行有赋》
烽火当年兵工魂,青山深处铸剑痕。
十八英杰垂青史,百代后昆继宏愿。
邮简凝情溯峥嵘,京华首发慰先贤。
遗志传承歌未竟,会城门外春盎然。

    在每一个军工战士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艰苦创业的故事,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丰碑。十八英雄也仅仅是那个时代军工战线千千万万英雄群体中的缩影和代表,今天他们虽已逝去,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以十八英雄为代表的老兵工战士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了人民兵工自主研发制造武器装备的先河。他们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创建了光辉的业绩,铸就了人民兵工不朽的精神丰碑。

纪念八路军军工部十八英模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倭寇卢沟掀恶浪,山河破碎血痕深。
红军易帜赴国难,八路渡河拯陆沉。
蒋氏停饷断械源,我军自力破囚笼。
黄崖洞内风雷动,水窖山前兵甲鸣。
左权踏勘险峰立,杨立筹谋深谷行。
甄荣典铸炮弹疾,刘贵福造枪械精。
双刀车削流星速,百发日产鬼神惊。
缸塔硫酸创土法,窑炉韧弹显睿明。
敌酋扫荡烽烟迫,壮士护机智勇全。
埋械河滩迷寇眼,摇磨动力保生产。
百团大战显神威,兵工后勤支前沿。
八一式枪寒敌胆,三棱刺刀破倭锋。
星火燎原十四载,凯歌奏响东亚荣。
十八英模铭史册,九旬匠魂续精诚。
八十春秋铭伟业,九三阅兵展雄风。
铁流依旧太行脊,兵工精神耀苍穹。

八十春秋铭伟业,九三阅兵展雄风。

在2025年9.3大阅兵上我们看到刘八路军和黄崖洞的战旗

铁流依旧太行脊,兵工精神耀苍穹。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承先辈之志,传红色基因——忆我的祖父(组图)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