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浅谈山东军区赴东北的队伍及影响(组图)
2025-08-04 10:54:50
来源:历史第一视角
作者:历史第一视角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抗战胜利后,林总拟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在奔赴山东的路上紧急接到去东北作战的命令,他掉头北上转赴东北,此时他几乎没有一兵一卒,是个光杆司令,急需从各个解放区抽调兵力去东北。

    山东作为距离东北较近的解放区,有陆上和海上两条通道,而且山东军区队伍中有很多是原115师老部队发展的,山东也构成了去东北的主力兵源地。

    1945年罗荣桓是山东的军政主官,黎玉和萧华分别担任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萧华是外来的115师干部,黎玉是原山东根据地干部。之前做过山东领导人的朱瑞、徐向前、张经武此时早已离开了山东,罗荣桓此时是山东毫无争议的“一号人物”,山东在他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下辖八个野战师、十二个警备旅还有五个地方军区的大型根据地,总兵力约27万,这在抗战末期我党的总兵力中占据三分之一。

    抗战胜利后,遵照中央的指示,山东军区部分干部和军队开始分批向东北进军,那么罗荣桓到底带走了山东哪些部队和将领呢?

    山东军区第一师,由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机关及军区部队编成,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政治部主任刘西元。这个师基本上全部去了东北,梁兴初、梁必业、刘西元后来都是东北野战军纵队级干部,也是三位开国中将。

    山东军区第二师,由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机关及军区部队编成。罗华生担任师长,刘兴元担任政委,贺东生担任参谋长。这个师大部分也去了东北,罗华生和贺东生在东北大部分时间都是师级干部,刘兴元做了后一批成立的东野五纵政委,成就较大。

    山东军区第三师,由鲁中军区部队改编而成,师长王建安,政治委员周赤萍,副师长胡奇才,王建安是红军时期四方面军的军政委同时还是鲁中军区司令员,三师大部分成员都去了东北,但是王建安本人没去,三师由周赤萍和胡奇才率领奔赴东北,他们二人在东北也长时间是纵队级干部,1955年都被授予中将军衔。

    山东军区第五师,由胶东军区部队编成,吴克华担任师长、彭嘉庆担任政委,这个师下辖三个团,其中十四团和十五团约5000余人去了东北,五师主力第十三团被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留在了山东,吴克华和彭嘉庆也是东北野战军长时间的纵队级干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山东军区第六师,也是由胶东军区部队编成,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副师长蔡正国,这个师大约有5000人约三分之二的兵力去往东北,师长聂凤智被许世友留在了山东,政委李丙令和副师长蔡正国在东北长期担任师级干部。

    其中蔡正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五十军代军长,最后牺牲在朝鲜,他也成为了我军在朝鲜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许世友在胶东军区留下的将领和部队做了很多工作,该军区留下了部分主力团队,这也是胶东军区出了华野九纵和十三纵这两支主力部队的原因之一。

    山东军区第七师,由渤海军区部队编成,师长杨国夫、政委周贯五,该师大部约8000余人由杨国夫带领都去了东北,周贯五没有去东北,被留在了山东担任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该部去了东北后被编入了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杨国夫长期担任六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

    山东军区八个野战师中的一、二、三、七这四个师几乎全部兵力和五、六这两个师的大部分随罗荣桓开赴东北,剩下第四师和第八师留在了山东。

    第四师由鲁中军区部队编成,师长廖容标、政委王一平,这两位都是老山东干部。第八师由鲁南军区部队编成,王麓水是军政首长,副师长何以祥,这两位是115师的干部,由于第八师是鲁南军区唯一的主力师且需承担津浦铁路沿线防御任务,该师被明确留在了山东。第八师也是山东军区最早列入山东野战军的主力师,师长王麓水1945年底牺牲在滕县的战斗中。

    除了六个主力师之外,还有四个警备旅和滨海支队、胶东海军支队和军团直属教导团等部队总计六万余人跟随罗荣桓、萧华开赴东北。

    留在山东的领导还有军区副政委黎玉,下属将领还有陈士渠、许世友、王建安、唐亮、聂凤智、张仁初、邝任农、孙继先等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或者中将的将领。这些将领既包含了原山东纵队的将领,还有部分115师东进山东的将领也留在了原地,这些将领与陈毅、张云逸、罗炳辉带来的部队构成了新的山东军区。

    因为宋时轮在红军时期就曾经担任过江西军区和西方军参谋长,一直辅佐过担任司令员的陈毅,因此陈毅来到山东后也带上了宋时轮,他出任新组建的山东野战军参谋长,负责司令部工作,辅佐陈毅。

    综上,罗荣桓确实将山东军区绝大多少主力部队带去了东北,虽然他也留下了大量能征善战的将领,但是由于主力部队被抽出,山东各二级军区兵源损失较多。

    在1945年下半年开始各军区又重建了若干主力师,包括胶东军区重建的第五、第六师,渤海军区的第七和第十一师,鲁中军区第九师等,鲁南军区第十师,这些部队由地方部队升格为野战师,而且大部分没有来得及被划归山东野战军,这也确实导致了野战部队前期战力不足,客观上造成了解放战争前期山东作战困难,战绩不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十大红色卧底将军(组图)
·下一篇:无
·“模,就是样子嘛,范是标准”。战地政工会,罗荣桓推出了模范团政委——参观山
·我军历史上为啥会有四个山东军区?
·山东军区第一次战斗英雄民兵英雄代表会
·山东军区
·八路军第115师、山东军区序列 1942年秋
·八路军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秋
·八路军第115师、山东军区序列 1942年12月
·八路军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12月
·八路军第115师暨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3年4月
·八路军第115师暨山东军区序列 1943年9月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