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志 洞庭波涌接天流,七岁能诗赋壮猷。 九澧云开初展翼,石门月朗早登楼。 青灯黄卷三更火,白雪红梅一室秋。 十载寒窗磨剑影,布衣敢拟定邦谋。 湘江夜雨滋兰畹,岳麓晨钟醒鹭洲。 笔架山前书带草,墨池深处卧龙湫。 常怀屈子忧时泪,更慕贾生筹策俦。 已蓄匡时医国手,犹藏济世富民筹。 少年心事当拿云,不向蓬蒿问去留。 庚辰秋色催征雁,直向松江雪浪游。
二、军工魂 哈军工里淬吴钩,铸铁为书演九丘。 微分方程藏甲帐,数理公式隐貔貅。 推演沙盘星作子,运筹兵阵月为舟。 五更犹听磨剑响,三鼓还闻演算讴。 松花江雪凝兵气,图书馆灯照帅旒。 纸上艨艟破浪出,案头虎豹带烟浮。 流体力学通战法,空气动力学运筹。 当时谁识经纶手?帷幄先传决胜谋。 六载铸成倚天剑,一朝鸣匣动斗牛。 书生自有戎韬在,不向疆场也封侯。 冰城砺得昆山玉,紫禁传来金殿秋。 已蓄凌霄千丈干,待擎华盖护神州。
三、枢密功 中枢卅载布春风,百万貔貅掌握中。 三尺案头烽火急,五更窗下战图红。 笔走龙蛇惊朔漠,文成金石震崆峒。 三千铁律熔周鼎,九域戎机入楚弓。 未披铠甲心先甲,不佩吴钩智已锋。 六韬暗合孙吴法,三略明参黄石公。 治军如奏广陵散,理政犹弹清角桐。 墨池日写平戎策,铁砚夜草出师忠。 每从毫末观形势,常向秋毫辨佞忠。 三军仰止如山岳,九塞钦承若华嵩。 曾令玉门飞檄至,更催青海挂帆通。 帷幄运筹真宰器,庙堂决胜大夫雄。 至今虎帐传遗响,犹见当年吐哺风。 莫道书生难将将,请看枢密有穹窿。
四、儒将风 墨香常伴角弓鸣,文武兼修百代英。 宣纸铺开兵阵势,狼毫挥就战云横。 梨园鼓点催征铎,琴室松风合钲声。 球场犹见穿杨技,讲坛频传破虏名。 诗成可退胡骑万,赋就堪安汉塞营。 八法通于八阵法,三昧合以三略精。 砚池时泛洞庭浪,笔架遥连细柳旌。 清似湘江千丈水,峻如衡岳九秋晴。 常携楚竹涵真气,每借唐碑养锐兵。 人到无求品自高,官能守拙政方明。 至今军旅传佳话,犹说当年夜读灯。 最是斜阳红胜火,犹将余热铸长城。
五、晚节香 八旬未减旧时豪,剑气犹冲北斗杓。 讲席频传黄石略,智库时献武侯韬。 身如南岳孤松劲,心似中天皓月高。 桃李成林皆将种,文章等身尽龙韬。 常怀屈子滋兰志,更抱杜陵广厦劳。 晚节愈明金在冶,初心长似日方杲。 石门遥望应含笑,又见春风度玉镳。 湘水汤汤流雅韵,军旗猎猎卷诗骚。 已树百年人师表,更立千秋将相标。 今逢八一歌麟阁,愿献芜词颂斗杓。 军魂韵成星斗转,将军风骨入云韶。 大江东去声犹壮,泰岳仰止颂未消。
注:全诗严格遵循平水韵,以“少年志-军工魂-枢密功-儒将风-晚节香”为纲,每章取上将生平重要片段,融入“诗剑琴棋”四艺意象。其中“微分方程藏甲帐”“流体力学通战法”等句,巧妙化用哈军工专业术语入诗,彰显儒将特色。尾章“石门遥望应含笑”与首章“庚辰秋色催征雁”呼应,形成完整诗传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