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梁晓源:铁打的父亲
2024-06-17 17:42:50
作者:梁晓源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我这次回北京录制节目,主持人问我,当年梁将军有没有看过电影《奇袭》?

    这可是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指挥的杰作,至今国防大学都在讲这个案例。

    那时候文艺作品不多,又跟他有关,父亲肯定看过,只是我他来没有听他说过。

    父亲是从战士一路征战升到将军,知道什么叫一将成名万骨枯。可以说战场对他们的心灵震撼是很大的,回忆过去也是一件比较痛苦,令人伤感的事。

    他绝不会主动说这个战是我打的,那场战是我指挥的,我在这段历史中作用如何如何。

    这不是谦虚,这是对牺牲战友的尊重。

    现在人们提到“梁兴初”,提到“38军”,就会说——哦,“万岁军”。

    其实,我父亲生前也从来没有和我们前提过万岁军,更没提《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就是他的38军。

    父亲沉默寡言,下面十几个副司令,每天和每个人讨论一件事都排不过,那轮得到我们去交心窝的谈话。

    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母亲觉得父亲这一生太了不起,太不容易了,她用了二十多年,一个个老战友走访,这才为我们拼凑出一个稍微完整的父亲形象。

    从小铁匠到开国中将,父亲的经历比我们追的电影主角还传奇。

    1

    父亲常说自己是“打铁的”,那是小时候家里太穷了,想上学了上不,只能去铁匠铺做过学徒。

    十二三岁的孩子,每天抡几斤重的铁锤,把一块块硬铁疙瘩砸成一件件称手的铁器。不仅如此还要亲自走街串巷去售卖。

    又累又饿直接给累晕倒在途中,就这样努力,铁匠老板还不给工钱,父亲是从小就见识了什么叫人间疾苦、千锤百炼。

    铁匠生涯虽然很苦,但也锻炼了父亲但体魄,炼就了他坚毅的性格。

    到1929年出,毛泽东率领的井冈山红军来到吉安县发动穷人革命,父亲受到鼓舞,第二年就加入了红军。

    三年后,他从打铁的,变成了铁打的。

    当时父亲已经是一名红军连长了。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父亲负了伤, 一颗子弹从左腮直接穿透了头部,血流满面。

    就这样,父亲他还坚持指挥完战斗,直至昏倒在阵地。在后方医院,父亲昏迷了三天三夜,棺材已经放在屋子外边,再不醒就直接装棺了。

    也是天佑虎将。最后时刻,竟然奇迹般醒了,吓了大家一跳。

    那时候医疗药品极缺,只有黄药布条,头部伤口感染流脓,只能用探针顺着弹道孔塞纱布换药,又值夏季招苍蝇,伤口生了蛆,就用镊子一只只往外夹。

    多年后,父亲回忆起每次换纱布,都是钻心刺骨,疼得泪流满面,想死的心都有。

    6个多月堪比刮骨疗毒,你说一般的人能受得了这罪,可能早就光荣了。

    但我父亲挺过来了,从这以后,战友提起我父亲,都说那个“铁打的”。

    都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父亲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名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杀鬼子,哪里能少得了梁兴初啊。团长大喊一声,全体冲锋!

    父亲挥舞着刺刀冲了上去。短兵相接,用刺刀最过瘾。当年抡大锤的打铁汉子,端起刺刀来,同样是一把好手。

    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阵地上到处是小鬼子们的尸体,通信员发现我父亲居然也躺在地上,双眼紧闭,浑身是血,一动不动,以为他牺牲了,不禁大哭起来。

    突然,父亲睁开眼睛,猛地坐了起来,大声骂道:哭什么哭,老子一块皮都没有破。

    原来一场拼杀下来,父亲实在太紧张,太兴奋,太累了,杀到最后,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地。

    这一次他真的没有负伤,只是太疲惫了,想休息一下。

    坐在血腥味刺鼻的阵地上,父亲一边擦拭自己心爱的刺刀,一边笑着说,这小鬼子,到底也是肉长的,你瞧,我这刺刀还是好好的。

    父亲一生9次负伤,去世前身体里还有4块弹片没取出,他的功勋真的是拿命换来的。

    父亲没任何家世背景,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都是从最基层做起,上了你死我活的战场,你不勇敢,不拼命,那根本没后面的故事了。

    这种职业素养,是根本。

    2

    当然如果只是一味的猛冲猛干,那只能做个好士兵,干工作还得会动脑筋,才可能从团队中脱颖而出。

    父亲这人性格鲜明,外号不少,长征途中还被首长戏称他叫“梁猴子”。

    因为父亲当时是侦察连长,主要职责就是侦察探路,就像是变化多端的“孙悟空”。

    红军长征进入云南时,父亲经过精心策划,也是没费一枪一弹,巧取马龙县城,俘虏龙云一个团,直接威胁到昆明。

    当时我父亲自己乔装成国民党团长,带着部队大摇大摆向马龙县开来,实在太像了,县长信以为真,鼓掌、喊口号、放鞭炮,开门迎接远道而来的“中央军”,好酒好肉招待。

    以至于毛主席后来说,要是百姓都像云南县长这样,革命要早几年结束。

    为了寻找长征的落脚点,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多次制定开辟新根据地的计划,但都因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而未果。

    经过艰难的跋涉,只能决定往苏联方向靠近,但根据地具体落脚哪里一直没有定论。

    直到红军走到了甘肃的哈达铺,这才找到了落脚点。

    当时父亲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毛主席要他去哈达铺探探路,筹集一些物资,重要是搞写“精神食粮”。

    当时红军被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危困,战斗减员太大,加上信息闭塞,对国内政治局势变化几乎是一无所知,迫切需要了解外面的事。

    接下来战怎么打?剩下的红军得往哪里去?都是问题。

    父亲回到连队商议后,决定乔装进城。

    于是,父亲带上侦察连战友,都换上国民党中央军的服装,大模大样地开进了哈达铺,保安队员刚上前拦住,问是什么人,侦察连队员一个大耳刮子扇出去。

    对方一看父亲的军衔和气势,赶紧通报团长,镇长一听,亲自出门迎接。

    父亲一边吓唬镇长让其去筹集粮食,一边排侦察连去找“精神粮食”,可是镇上都翻了个遍,也没只找到几张旧报纸。

    正在郁闷之时,一个国民党少校副官把自己从省城带来的一捆报纸送上来,有《大公报》《山西日报》等等。

    虽然报纸是一个多月前的,但上面却写着陕甘红军打破蒋氏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安定、延安、靖边等县城,使得陕甘根据地连成一片时。

    梁兴初知道,这才是毛主席真正想要的“精神食粮”。

    毛主席看到报纸后很高兴,说侦察连收获巨大,让父亲以后每到一处,首要任务就是找精神粮食。

    怎么个巨大法呢?

    毛主席在收到报纸的第二天,在哈达铺召开重要干部会议。

    毛主席在会议上说:“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根据报纸上提供的陕北红军消息,那里有刘志丹和徐海东的红军,我们要打起精神,北上抗日,向陕北进发!”

    红一方面军就此改称陕甘支队,向陕北根据地挺进。

    可以说,父亲的这次侦察行动,有意无意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3

    干革命,有勇有谋还不行,得忠诚,有信仰。

    在这一点上,我父亲也做到了。他两次蒙冤入狱,两次差点枪毙,他都挺过来了。

    第一次是在1939年冬,湖西抗日根据地发生了骇人听闻 的“肃托”事件。

    所谓的托派,是指苏联共产党中托洛斯基派的简称。“肃托”先后被扣押审查者达五六百人,300余人惨遭杀害。

    一心在前线率队与敌寇苦战的父亲,做梦也不会想到,“肃托”的魔掌正从背后向他伸来。

    父亲被抓后,要他承认自己是“托匪”,交代如何勾结徐州日寇,如何给日寇发电报联系,如何叫鬼子围歼四大队。

    这种完全莫须有的事,父亲一律缄口鄙笑,他语重心长地规劝审讯者,国难当头应当团结起来打击敌人,不要在自己人内部自相残杀啊!

    上老虎凳、压杠子、灌辣椒水、吊起来皮鞭子抽……最使父亲难以忍受的是用手摇电话机过电。

    每次摇柄飞转,强烈的电 流就针扎般刺遍全身,就仿佛遭了雷劈火燎一般,脑壳剧痛欲炸,心如箭穿欲碎,冷汗如雨,奇痛难耐。

    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震湖西、令日伪顽敌闻之丧胆的抗战名将,却在自己根据地的私牢里,被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

    所有的酷刑都用遍了,对方没有得到一句他所要的“口供”。

    得知父亲被抓,当时驻徐州的日军司令部,高兴的频频举行酒宴庆贺,这是他们用上万兵力“扫荡”,也无法做到的。

    父亲关在阴暗潮冷的民房里,一连好几天没有饭吃,不给水喝,又饥又渴,虚弱到了极点。

    看管他的哨兵,趁着夜幕,塞过来几颗青枣,流着泪悄声送信,再不招供,对方就要下毒手了。

    父亲向哨兵艰难地点点头,摆了摆手让他赶快回哨位,免得受牵连。

    就在父亲作好了慷慨赴死之时,115师政委罗荣桓赶来了,他带着部队穿越日寇几道封锁线,行程数百里,星夜奔往湖西,刀下留人。

    生死关头猛地见到了老首长,父亲如同受屈的孩子见到亲娘一样,扑上前去,双腿一软跪了下来:“罗政委啊,您再晚来一步,我就见不到您了!”

    父亲17岁参加红军,身经百战,生死早就置之度外。只是身为军人不能战死疆场,而是死在冤假错案,父亲是不甘心的。

    这也是见到解救自己的老首长时,会如此的情绪激动。

    到了林彪“九一三事件”,父亲被审查、下放,长达8年时间,那时我们因为父亲的问题而屡屡不过审,心中无比苦闷。

    我和哥哥曾拍打着床铺质问父亲:“爸爸,你到底犯了什么错,害得我们上不了学,当不了兵,也找不到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憋闷了好一阵,仍是什么也没说,长叹一声,说相信组织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的。

    多年以后,心里无比恼悔,如果我能对父亲更多一些了解,何至于在父亲的伤口上撒盐。

    我父亲这人,心思单纯,想法也简单:有哪个山头守不住,就派他去守,有哪个阵地攻不下来,就交给他来攻。

    他就是一个军人,执行命令那就是坚决彻底,忠心爱党,决不会反党。

    这是那一代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4

    父亲是为战场而生,以擅长打大仗、恶仗著称,都称他为“猛将”“虎将”,其实他骨子里也有柔情的一面。

    比如,他和我妈妈的认识,就很有人情味。

    那是1948 年的 10 月 25 号,那个时候我父亲担任东北野战军第 10 纵队司令员,辽沈战役开始后,把锦州也占,准备关门打狗。

    黑山阻击战开始前,父亲心里也紧张睡不着,毕竟对手是比自己多五倍兵力的国军精锐——廖耀湘兵团。

    一天晚上,父亲到前线去巡视,想去看看工事修的好不好,布防合理不合理。

    黑灯瞎火的,父亲发现在有个兵,因为没有棉大衣,穿个单衣正在大汽车地下躲着避风,人冻得瑟瑟发抖。

    10月25号的东北,早就寒风凛冽。 父亲手电筒一照,完了,还是个女兵。

    他就问旁边的,这是怎么回事呀,那个部队的?怎么搞得,马上就要打仗了,这不得冻坏了。

    我母亲当时是东北野战军第九分部的护理护士,从东北赶来支援 101 高地的手术队,刚到下……

    父亲赶紧让警卫员去找了件大衣,给我母亲穿上,当初我母亲心里想的是,唉呦,这个管理员挺有权力的,说叫拿个大衣来,就给拿了个大衣。

    到了战斗打响,我母亲为了让伤员不被冻死,就把砖头放在柴火烧热,用布包起来就给战士贴在胸口上,代替我们现在的热水袋吧。

    因为这个,我母亲救了很多伤员,立功了。等待开立功评审会,我父亲就去参加会,两个人一见面,我母亲都不敢相信,给他军大衣是司令员。

    黑山阻击战胜利结束后,父亲闲暇下来,没想到眼睛又长了个麦粒肿,经常去卫生队,都是我母亲给他护理。

    一来二去,身边的人看出了两人的心思,一撮和俩人结婚了。

    父母结婚后,部队很快到了湖南,追剿白崇禧的部队。

    当时天气比较热,北方来的同志还穿着狗皮大衣,父亲是军长,有几部车,我妈是普遍护士,也坐不上,只能跟着卫生队一起步行,很幸苦。

    自己的老婆,能不心疼吗?

    没办法,父亲就故意把吉普车放出去,说你先走,我来到卫生队看看。

    父亲不放心的一个原因,那时候我母亲已经怀孕。母亲见到父亲也很高兴,好巧不巧,就看到一个老农在那卖芭蕉。

    我母亲就特别想吃,当时母亲也才 17 岁多一点点,还是个孩子,加上怀孕,就很想吃这个芭蕉,可怜巴巴的看着我父亲,想哭也哭不出来。

    我父亲也很犯愁,咱娶个媳妇谁不疼呢?

    我爸就说,这样吧,你特别想吃,我就违反一次纪律。

    我母亲一听,问,那你怎么违反?你有钱吗?

    当时我父亲身上还真有两块大洋。这两块大洋是部队的军费,因为当心放在一起丢了,每天部队出发前,战士一人发两块,到晚上再收回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部队就是靠这样保管军费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框里。

    我父亲是军长,也得保管两块大洋。

    于是,父亲就拿出两块大洋,花了 3 分钱,给我母亲买了 5 根芭蕉,很小的5根。

    我父亲一口都没舍得吃,母亲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就是囫囵吞枣,什么味不知道就吃完了。

    拿了公家的3分钱怎么办,父亲让警卫员去找管理处的处长来,将实际情况和处长说完后,把剩下的一块九毛七分钱提前交还给处长。

    剩下3分钱怎么办呢?当时是供给制,也没工资说下个月还上。 父亲就和管理处长说,你记好了,下个月不是要发牙粉吗?我的牙粉你就不要给我了,把这盒牙粉顶了这3分钱。

    结果,我父亲下个月真没牙粉,靠盐水刷了一个月的牙。

    讲这些小事,是想说军长也是人,有没有感情?有;自己的老婆需要不需要照顾?要。

    但你个人的家事,不能牺牲党组织的利益。得自己承担,才是真好汉。

    那个时代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他们遵从党的纪律、廉洁奉公守法的这种责任心,给我们做儿女的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纪律。

    这是所有党员干部都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5

    父亲从东北一路征战到广西,也成了四野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

    到抗美援朝打响后,父亲是首批入朝的四个军长之一。毛主席对父亲是寄于厚望的,提醒司令部,要注意使用好38军。

    然而,没想到父亲这个著名的“打铁军长”却出师不利。

    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后,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

    38军奔袭熙川,担负歼灭韩军第8师的任务。父亲的计划是由113师主攻,112师迂回熙川以东,包抄敌人,断其后路,114师为预备队。

    就在38军紧急行军的时候,碰到了朝鲜人民军的一位同志,从他口中得知了一则惊人的消息:熙川驻有一个美军黑人团,而且规模足有上千人。

    消息汇报到我父亲那里,父亲也很惊讶。黑人团?还是朝鲜人民军的情报?难道我们的情报不准?

    原先的作战计划针对的是“软杮子”——韩军,现在一下多出上千美军,意味着作战计划必须调整——因为美军的装备与火力远非韩军能比。

    考虑到当时38军只有一个师过了鸭绿江,剩下的两个师,其中一个在鸭绿江的北侧还未过江,另一个师正在开进途中。

    父亲决定再等一等,等两个师汇合后再去进攻熙川黑人团,要确保打有备之仗。

    于是父亲修改一下作战方案,并同时电报了总部。

    为了等这个师,他们就地呆了一晚,第二天才开始发起攻击,而且在前进途中,又和沿途零散敌人恋战,打打停停,结果耽误了时间。

    父亲不仅未能及时完成穿插迂回的任务,而且让韩军第8师给跑了。这里根本没有所谓的美军“黑人团”。

    战后的志愿军司令部总结大会笼罩着浓烈的火药味。

    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刚点到38军,彭德怀老总就不客气地打断了:“38军梁兴初到了没有?”
 
    “我问你,你38军为什么慢慢腾腾,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不插下去?你是怎么搞的?”

    “人家都说你是一员虎将,我彭德怀没领教过,什么虎将,我看是鼠将!”
  
    “39军在云山打美国人打得好,40军在温井打韩军也打得好,42军在东线也打得漂亮。只有你38军,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不插进去?啊,为什么不插?一个黑人团就把你们吓尿了?38军是主力?主力个鸟!”

    父亲一听,骂自己就算了,怎么还骂了38军,忍不住回了一句:“彭总,不要骂人嘛!”

    谁知,彭德怀更怒了:“你梁兴初没有打好,老子就是骂你!你延误战机,按律当斩!骂你算客气的,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其实开会前,父亲心态还算好,虽然没有完成穿插任务,但他的334团坚守飞虎山阵地整整五天五夜,打出了志愿军的表率作用,而且志愿军一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38军就歼敌四千六百余人,不比其他军逊色。

    彭老总这一顿骂,整个会场,空气凝固,寂静疹人,气氛紧张得要爆炸。

    父亲虽然内心里感到有一些委屈,但是执行志愿军的决议,这是不能做任何动摇的。

    散会了,人们陆续都走了,父亲仍端坐不动,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发愣,准备迎接第二次战役的到来。

    战场就是这样,那能有永远的常胜将军,知耻而后勇才是真勇士。

    父亲当时说了一句话:“我梁兴初是打铁出身。38军也不是纸糊的!下一仗不打出38军威风来,我就不是梁兴初!”

    他说到做到,不仅创下世界步兵史的奇迹,还打出了“万岁军”称号。

    6

    到第二次战役打响时,38军奉命攻打朝鲜北部战略要地德川。

    当时42军原本要派一个师支援38军,被父亲一口回绝,他说“打德川我们包了,42军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打德川我38军足够了。”

    开战前计划作战方案的那一夜,父亲抽剩的烟头装了一大碗。

    第二天早晨,我父亲把作战方案拿出来跟政委刘西元商量,刘西元看到我父亲眼睛通红,再看到他桌子上满满的一大铜碗的烟头,就说:“不用看了,这个方案一定是你的精心策划。”

    结果,规定3天打下德川,38军用了五个小时就全歼伪七师师部及所属第五、第八联队,并生俘美军顾问团上校团长。

    打下德川后,38军在还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时彭德怀命令38军当夜出发进到嘎日岭、兴德里一带,以消灭东援、南逃之敌;之后进逼价川,攻击军隅里、价川之敌。

    父亲发现德川以西的嘎日岭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向军隅里进军的必由之路,如不占领,敌人就会在这里卡住前进道路。即使我军能插到三所里,也会因缺少主力配合而难以坚持。

    因此父亲果断指挥114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敌人,占领了嘎日岭主峰。随后,113师承担了一个对战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任务,奔袭三所里,切断美第9军南撤通路。

    这是一场关乎决战是否取得胜利的奔袭,38军113师的战士用两条腿与全机械化的美军进行竞赛,在不断与敌遭遇的情况下,沿着山间小路急速前进。

    14个小时后,113师创造了奇迹:奔袭145里成功攻占三所里。

    14小时急行军145里是什么概念?

    1990年海湾战争的英美部队进攻败逃的伊拉克军队,一天一夜的进攻速度也不过100至110里,而当时志愿军行军路线还是险峻的山路环境。

    这简直是世界步兵史的一个奇迹。

    三所里被攻占后,敌人企图夺回三所里,113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又炸掉了公路大桥,使敌人经三所里南逃、北援的企图化为泡影。

    在三所里大战方酣之际,父亲派副军长江拥辉带领114师主动出击,迅速攻占了风章洞等地,并分割包围了美第25师、第2师及伪军第1师各一部。

    同时指挥112师插向双龙里,围追堵截美第2师和美第八集团军炮兵部队。

    112师335团为追击南逃的敌军赶到了松骨峰一带,一营三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截击敌人。

    三连官兵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场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后来被魏巍写进了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也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整个二次战役中,父亲指挥的38军痛打伪七师,奇袭武陵桥,穿插三所里,血战松骨峰,突破“三八线”……后来不少成功战例,被编入我军军事教案。

    38军独自毙伤俘敌11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全军歼敌总数的百分之33。

    看到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战绩,彭老总很高兴,特发电报通令嘉奖,写完嘉奖令,不过瘾又把电报稿拿回来,提笔在电报稿后写上“38军万岁”几个字。

    称一个建制军万岁,在我军历史上还是首次。

    父亲从来没和我们主动提过这次嘉奖,是有一次他和一个老首长聊天,我正好在边上,对方说你可是万岁军的军长呀,彭老总的题词。

    我爸爸加了一句:这是毛主席认可的。

    7

    了解我父亲的领导和下属,都会说我父亲爱兵如子。

    一个战场指挥官,不爱兵怎么行,他们可是要拿命来给你拼的。

    父亲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时,奉命坚守汉江达 22天之久,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睡觉。

    父亲的队伍最擅长打运动战,穿插、包围是拿手好戏,始终是进攻的铁拳。打这种守备战对38军是非常不利的。

    战斗很残酷,守着守着,连军指挥所都在对方炮火的威胁之下。

    一天,一发炮弹直接落到军首长住的院子,弹着点离父亲很近,要不是他刚起身接电话,就牺牲了。

    大家都非常担心,建议后撤。此时335团的团长范天恩也打进电话,建议“军指挥所”尽快后撤。

    范天恩也是一员猛将,绰号“范大胆”,在二次战役的时候,以一个连的兵力在松骨峰挡住几个师的敌人。

    他跟我父亲共事多年,关系很亲密,说后撤也是为38军着想,毕竟损失太大了。

    电话是副军长接的,我父亲正好能听到,两人说着说就呛起来,副军长说:“我服从你还是你服从我?”

    范团长只好说:“我当团长的,当然要服从军长,可是我向你建议是全党全军负责。”

    范天恩也挺有个性,好心提建议反遭了顿骂,不甘受这个委屈,又说:

    “我从国内回来后,下面的人都问,是不是梁军长不在军里?要是梁军长在,绝不会让善于进攻的部队死守在这里挨打!”

    父亲一听恼火了,接过电话就说:“胡说八道,我梁兴初就在你身后,为了掩护东线反击部队集结,仗就是要这样打。死守在这里,一步不准退!你们要退,就从我身上踏过去”

    听到是父亲的声音,范团长也冷静下来,郑重表示:有他范天恩在,335团一个山头也不会丢。没有军长的命令,一步不退。

    就这样,335团在“五八〇高地”上坚守了8天8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迟到的回忆:我的父亲参加地下工作并组织从江阴要塞到四墩子的小船带领大军渡江属于潘汉年系统(组图)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