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新槐—湖南宜章县五岭人,1909.1.19日出生于一个貧农猎户家庭,家里有6~7亩稻田,本人成份小商贩。读过一年半私塾,后又读了三年小学,为了帮助父亲养家,辍学到广东挑盐买卖。经常到山上打猎给家里补充营养,是个百发百中的好枪手,后成为宜章县农民自卫队队长。
一、《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
1927.4月蒋介石清党(国民党左派),导致大革命失败,7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二师)在湖南省汝城县组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力量,这是一支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中央军委指示农军合编一个师1927年4月23日,广东省普宁、揭阳、潮阳等县的农军举行了武装暴动,5月中旬暴动失败,队伍撤到湖南汝城,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即派方临川到武汉向中共中央军事部周恩来请示。
周恩来指示暴动队伍到湘南,同汝城的农军合编为一个师。
1927年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湘南各县革命运动相继遭受反动势力的摧残。汝城的革命运动,则在特别支部的领导下蓬勃发展。当时担任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曾在武汉向党中央建议,“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湘南秋收暴动。
“当得知湖南农军准备从三面攻打长沙后,他即通知湖南的同志把部队‘暂集中湘南’待命,‘不作硬来’,同时对广东普宁农军起义失败后退到湖南汝城的部队,也要求他们不要到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来,要尽快返回湘南和汝城的农军合编为一个师,参加湖南的暴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 军指挥学院课题组编著的《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3出版)。 1927年7月18日,方临川在湖南衡阳向陈东日等人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说,武汉形势恶劣,农军不要去了,回汝城就地暴动,占领县城,并指示将东江农军与汝城等地农军组成一个师,叫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4卷《陈东日》)
1927年6月上旬,中共中央军事部书记周恩来向惠潮梅农军前往武汉党中央汇报的代表方临川、武文元口头指示:“当前,国内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我们党的政策和策略都必须跟着改变。蒋、汪已经勾结在一起,汪兆铭(精卫)公开限制工农武装发展,其反革命面目已经完全暴露,国共两党的彻底分裂已成定局。”“粤、赣、湘、鄂四省的工农运动基础好,我党应首先在这四省举行起义,建立工农政权,不要把队伍带到武汉来,立即把队伍带回湘南汝城,准备湘南起义。”(《李运昌烽火岁月》邱尚周著、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二、《在敌人统治薄弱的汝城组建二师》
毛泽东于1927年7月底起草的《湘南运动大纲》,8月1日经中共中央讨论通过,进一步提出了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重大决策。
原因在于:
其一. 毛泽东已有了“上山”思想,在此次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会上提出了“上山”,“保存武力”,“造成革命力量之中心”。
其二. 汝城地理位置特殊重要。汝城地处湘粤赣边之偏僻山区农村,地势险要,进可上衡阳、下广东,攻占城市,退可在山区保存革命力量,是在1927年大革命和各地革命运动失败后,保存革命力量和扩大革命力量的理想区域。
其三. 汝城革命基础独好。党在汝城已有自己领导下的革命武装,以汝城、宜章、资兴、仁化等县以及广东东江地区(惠潮梅)农军共约4000人。
汝城加入农会、工会的群众更达6万人之多,并且实行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工农专政已成武装割据之势。
7月下旬,在江西九江的中央负责人李立三等提出了举行“南昌暴动”的建议,于是中央便将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的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战略考虑,即一方面以军事力量帮助四省暴动的实现和成功,另一方面南昌起义成功之后,直奔东江,夺取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重新北伐。正是基于如此考虑,以及湘南汝城的地理位置和高涨的革命形势,中央认为湖南的秋收起义应首先在湘南发动,以策应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和重新北伐,而汝城作为“农民军事力量最大的地方和战争地势最便利的地方,至关重要”。(《红军将领陈东日》空军政治部编研室叶介甫文,《红岩春秋》2010年第4期)
“汝城地区的工农革命”
7月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事部派任卓宣、陈东日、武文元等干部抵达汝城,组建C.P (中共) 驻汝特别工作委员会和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任卓宣任书记,陈东日、陈佑魁、吴振民、朱青勋、何举成、李涛等6人为委员。
7月初,宜章县农民自卫队队长萧新槐根据宜章县农会的指示,率领800余名农民跟随农协会长杨子达到达汝城。
7月中旬,集结在汝城的5000多农军整编组建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
陈东日任师长、吴振民(惠潮梅救党军总指挥)任副师长、武文元任参谋长。
下辖三个团:
一团:汝城农军,团长何举成,党代表朱青勋;
二团:郴县、宜章、资兴、耒阳、等地农军,团长:高静山;三团:惠、潮、梅州农军,团长吴振民,党代表李运昌。
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力量”。二师组建期间,何举成、赖鉴冰等就在其家乡濠头樟溪苦竹坳筹建了二师后方营,以防突变。果然“8.15”事变后,队伍被打散,杨子达被派回宜章县,陈东日等紧急收集余部,迅速转移到濠头,与何举成的后方队伍会合,把二师缩编为一个团,众推何举成为团长,萧新槐为连长(连长以上的均由中央委员会指派),重振士气,于9月下旬再举义旗,连续取得了智取桂东、占领汝城,成立汝城县苏维埃政府的重大胜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郴州地区志》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汝城工农运动失败后,原第二师余部与汝桂农民赤卫队(驻扎于后方营)会合,共500余人,活动于江西崇义、上犹。
1927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指示该团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长何举成,副团长于鲲,党代表任卓宣)
9月27日,占领桂东县城,后向汝城、宜章、资兴边进军。
红二师是最早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在时间上,比“南昌起义”早半个月,比“秋收起义”早一个多月。
朱德领导一师比二师组建晚5个多月。10月中旬在东江组建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前身。
“8.15”汝城事变,使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损失惨重,剩下四、五百人,奉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
南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二师一团,李运昌向二师一团前委提出带队伍参加“南昌起义”,来自东江的战士一致要求打回老家去,但该团的战士大部分为湘南人,不愿意去东江。
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是根据中央军事部书记周恩来指示组建的,干部也是根据周恩来提议任命的;二师的及其一团由湖南省委及C.P.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可以说,开创了“党指挥枪”的先河。
(1927年7月底,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组建、整训完成。陈东日在二师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并宣布了团、营、连、排领导干部的任命名单。”)
三、
1927年8月15日,工农革命军第二师遭遇失败,副师长吴振民、汝城特别支部书记朱青勋、中队长林军杰等壮烈牺牲。4、5千农军只留下800余人,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是:1、敌强我弱;敌军3个正规团且装备精良,二师只有1000余支枪;2、二师领导人缺乏协调全局、统一指挥作战的经验,革命军内部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领导核心;3、各地农军没有密切配合、协同作战;4、对敌情估计不足,思想麻痹,应战准备不充分。
正当此时,驻在湘南的滇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派人来进行联络,希望同朱部合作。朱德经与陈毅、王尔琢等商议后认为,通过和范石生建立统一战线关系,可以使部队得到休整和补充。
遂决定在保持起义军政治上自主、组织上独立和军事上自由的前提下,与范部合作。
(注:关于与范部合作的缘由和经过情形,朱德在1962年6月与陈奇涵、杨至诚等的谈话中,作了详细地叙述:
南昌起义前,驻在湘南的范石生第十六军同我党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该军内仍然有我们党的组织,范石生也有同我们联合一起进入广东之意。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时,恩来同志就给我们写了组织介绍信,以备可能同范石生部发生联系时用。
范石生同我也有旧关系,我们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时是同学,并且一起参加过辛亥革命。当我们进至上堡后,范石生就主动派在他部队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韦伯萃来同我们联系,希望同我们合作。我们经过党组织的讨论和批准,同意同他合作,就签订了协议。然后,我们的队伍就开到湘南的汝城,同范石生部实行合作,我们用了他一个团的番号伪装起来。
我们同范石生部合作是有条件的。谈判时就先讲好了: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他给我们的物资补充,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我们的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完全按照我们的决定办,他不得进行干涉。事实上也是这样执行的。
例如,我们进到广东仁化时,还是照旧打土豪,杀了几个地主恶霸。又如,为准备湘南暴动,我们就在汝城召开了衡阳所属各县县委书记会议进行讨论和布置。再如,黄绍竑要进攻范部时,范要我们担任后卫,我们因而得到了范部遗留下来的大批物资,补充了自己。
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行动是自主的,不受限制的。)
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
1927年10月,周恩来派黄埔军校毕业的在范石生部队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韦伯萃找三支革命失散的队伍。此时,朱德驻扎崇义上堡正在整训部队,与井冈山张子清营、汝城何举成部联系上了。
我方对范石生为人非常了解,在南昌起义前,就在范部建立了组织,与他保持统一战线关系。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范石生得知朱德率部南下上堡,曾主动派其军中的我方成员韦伯萃找朱德联系,希望同他合作。
11月初,朱德到达汝城与范石生谈判,谈判内容为:部队内部如何组织,如何训练也完全由朱德决定,任何人不得干涉。范石生说到做到,发给朱德所部两个月的薪饷;军官每人另发20元、士兵每人另发5元零用钱。
而且范石生还给我军每支枪配200发子弹,机枪配1000发子弹。
除此之外,我军每人领到了一套冬装和毛毯,连背包带、绑腿、干粮袋及洋镐、十字锹、行军锅、水桶等都一一给予配齐。
不光如此,对我军损坏的枪支,十六军也负责修理。
朱德曾深情地说:“这一辈子受到最慷慨无私的援助,就只有范石生那一次,如果当时没有范石生帮助,很难说最终能有几人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在国民党军队中,说起对共产党的情谊,范石生可算第一。”
当时,三支共产党武装分别以16军140团军、141团、特务营隐蔽下来。为统一组织,成立了以陈毅为书记的16军党委。11月下旬,张子清率领去茶陵,与毛泽东会合。12月2日,朱德与何举成率部南下,参与广州起义。行至韶关,广州起义已失败,遂驻扎韶关。
何举成部长到达韶关后,被改编成第16军特务营,直属军部管辖,驻在军部(原孙中山两次北伐的大本营,现为韶关军分区所在地),特务营驻地在军部的斜对面(韶关女子师范学校,现是韶关市市委所在地)……
1927年10月,朱德驻扎崇义上堡整训部队,与井冈山张子清营、汝城何举成部联系上。11月初,朱德到达汝城与范石生谈判,三支共产党武装分别以16军140团(朱德任团长,陈毅为党代表)、141团(张子清为团长)、特务营(何举成任营长,李涛为党代表,萧新槐任3营一连连长)隐蔽下来。
为统一组织,成立了以陈毅为书记的16军党委。
11月下旬,张子清率领去茶陵(伍中豪为营长)与毛泽东会合。
12月2日,朱德与何举成率部南下,参与“广州起义”,行至韶关,广州起义已失败,遂驻扎韶关。
四、“韶关暴动”
萧新槐在李湘民(李涛)的介绍下与11月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党团不分),并参加了韶关暴动。
李湘民(李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200多人的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上武汉“讨蒋”,转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韶关的工农自卫军是参加南昌起义的唯一地方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泥腿子”要翻身、要反抗。他们成立农会,组织农民自卫队,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席卷粤北大地。
韶关
中共何举成特务营在韶关参加韶关暴动图片
仁化暴动旧址
据了解,1927年12月,欧日章发动和领导“西水暴动”,在重阳镇大沙洲下村拉开序幕,历时31天。
西水农军同地主豪绅、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四次较量,在第四次战斗中,西水农军在重阳镇青水塘村坚持了七天七夜。其间,驻扎在犁铺头的朱德的140团和何举成的特务营大力支持重阳农民武装斗争,两次派兵支援西水暴动。
22日,萧新槐带领一个连(何举成的特务营)同重阳欧屋、水心、青水塘等村的农军100多人和数百农民手持大刀长矛,汇合包围了大沙洲下村,向该村的地主武装发起进攻,击毙地主1名,处决4名,没收地主的财物分给农民。
28日,地主武装千余人数次向暴动的农军疯狂反扑,农军坚持作战,朱德的140团也派兵前来支援,与农军奋力合击,终获大胜,毙伤敌百余人,缴获枪支武器一大批。
西水暴动的围攻与反围攻,反扑与反抗,农军顽强作战达一个月之久,暴动遍及十余乡,方圆数十里,参战人数逾千。西水暴动是韶关农民暴动的先导,是革命武装反击反动武装的一次英勇尝试。
1928年1月23日起,仁化县委发动数以万计的农民烧田契、铲田基、分田地、缴枪支,给封建地主、恶霸以沉重的打击;并于2月13日经过激战,攻入县城,缴获物资一批,发布了《革命委员会政纲》和《暴动宣言》,号召全县人民起来大暴动。仁化暴动震撼粤北,敌人极为恐慌。
萧新槐在“韶关暴动”时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装满了四条船,准备在6日凌晨4:00开船,运到湘南(韶关三江六岸水道非常好),为湘南暴动做了充分的兵运准备。
韶关三江六岸汇合处的通天塔
2月3日晚,范石生宴请何举成,酒过三巡杯盏换,斗酒相逢须醉倒,虽菜过五味满加肴,可这世上有些事就像一场不辩真假的局,粗心人只闻到香,不知适逢其会结局的悲剧。应了那句“酒过三巡人轻狂, 梦里依稀少年郎。 也作三尺青锋舞, 不在咸阳在洛阳。”酒足饭饱后,何举成回营部昏昏欲睡了。
2月4日凌晨正当全营官兵深睡在梦乡之中,范部有人悄悄地偸走了一部分士兵身边的枪支,就是趁其不备缴枪了。
凌晨2:00,楼外突然枪声四起,正在沉睡中的何举成如醉方醒,但酒后的那种眩晕感依然存在,他失去了指挥部队作战和突围的能力,在慌乱中从二楼跳下,楼外有棵大榕树,榕树上的电线杆子将其扳倒180度,头朝下落地后当场身亡。
萧新槐当夜一直等待上级交待任务,未能入睡,枪响后,他对战士们大声命令道:“你们快去看何营长和党代表!快去!快去!快快快!!!……
有个战士急匆匆地跑过来说:“报告萧连长,房间里没有看到何营长,怎么办?!”
萧新槐顾不上了,立即带领一连战士保卫李涛突围出来。李涛指示突围出来的官兵回湘南,他去香港找叶剑英……
事实上,范部事先是先放了空枪的,想让何部赶紧跑,所以有部分官兵幸免于难,但大部分人官兵都壮烈牺牲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汉《曹操集》短歌行)
酒后未醒不知万千,导致一生执念的滞留。
(注1:李涛是三代单传的独生子,全家供他一人读书。早在这几天前,家人就已得到消息,20多口人来到韶关营部附近,事件发生后,他跑到家人的住处,换上老百姓的便装,带着盘缠,去了香港。
注2: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叶剑英隐蔽在广州沙面租界。叶剑英在中共广东省委交通员李运全的帮助下,装扮成铁路工人,从沙面乘船前往香港,撤离被腥风血雨笼罩着的羊城。两人到达香港后,李运全精心照料叶剑英的生活。
1927.12~1930秋叶剑英和李运全在香港的合影
随后,他母亲、妻子和弟弟叶道英也到了香港,全家人搬到大埔墟一个住处安顿下来。在此期间,他买了一部太平天国野史潜心研读。后来与在香港坚持革命斗争的聂荣臻相遇,经过血与火洗礼后的重逢,使这番战友情谊倍加珍贵。在香港,叶剑英买了一部太平天国的野史,他们一边议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惨痛历史教训,一边总结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常常废寝忘食,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