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中共平山县委早期领导人——王昭(图)
2023-03-13 11:17:18
来源: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作者: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王昭,化名张名权、张若冰,1917 年 7 月 19 日生于河北平山县天井村的农民家庭。 1932 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平山县委书记、晋察冀四地委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兼市长、64 军政委、公安部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委书记,1970 年 2 月 12 日受迫害致死在狱中,年仅 53 岁。1979 年 12 月,党中央决定为王昭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王昭家中排行老大。有两个妹妹叫王锦秀和王锦书,一个弟弟叫王诚。天井村地处太行山间、滹沱河畔,幼时的王昭活泼好动,经常组织同村的孩子们在山上打石头仗,在河里进行游泳比赛,被同伴们称为 " 孩子王 "。因为天井村后有靠山、前有明堂,就像中国北方传统四合院中的天井一样,故得此名。王昭是天井村王氏近支本辈出生的第一个儿女,全家人为王昭的出生欢天喜地,关爱有加。此时王昭的曾祖母仍然健在,祖父王籍和其长兄王策、王简弟兄三人辛勤劳动,和睦共处,带领成年子女们不但经常添置土地并且积极筹备资金,准备在现有的三全四合院前加盖二节宅院,全家上下携手经营着王门家业。其家庭状况以农耕为主,牧商为辅,平时雇佣少量长工,农忙时节视营生多少加佣短工。王昭幼年生活在衣食无忧,居住宽敞,适龄之后能够读起书,上起学的大家庭中。

    1931 年 7 月,在直隶第四师范学校读书的中共地下党员于光汉(平山县人,平山县首位共产党员)利用暑假回到平山发展党的组织。他首先找到天井村素有进步思想的同窗好友王雨时 ( 又名王诜,乳名立珍,当时在东庄小学教书 ) 并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 年 " 九一八 " 事变后,王昭的家庭破了产,使他难以升学。同年秋天,平山县的地下党组织,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组织了一个由学生和教职员工参加的 " 读书会 "。每个会员摊一、二元钱,集体买些马列主义书籍,轮流传阅,相互交流心得。王昭由王雨时介绍加入了 " 读书会 "。在 " 读书会 " 组织的读书活动中,王昭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书籍,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

    1932 年 7 月暑期一个晚上,王昭和王雨时一起 " 乘凉 "。王昭说:国民党把坏事做尽了,一切都没有前途,只有找共产党。王雨时给王昭讲了些共产党的主张,并说他也想找共产党,约定共同找。隔了几日一个夜晚,王雨时看王昭一年多的思想状况,认为王昭真心想参加共产党。王雨时说:他就是共产党员,愿介绍王昭参加共产党,王昭真是喜出望外,政治上找到了归宿。那时他们不懂党章和入党手续,没有候补期就算正式党员了。

    1932 年 10 月,王昭介绍在本村初等小学教书的叔叔王廷焕入党。后来王雨时又介绍本村的张永祥、付喜祥入党。他们 5 人成立了天井村党支部,王雨时、王昭、王廷焕相继担任支部书记。

    王昭任天井村党支部书记,发展 " 穷人会 "、" 雇农工会 " 党的外围组织。当时,中共平山县委秘密将油印机转移到天井村,王昭和王廷焕一起,印发传单,宣传抗日道理。组织觉悟较高的农民开展革命活动。当年腊月初八,带领人员,一夜之间,从平山城到 100 多里地的下口村,沿路村庄,都贴出了 " 打土豪、分田地 "、" 打倒国民党 " 等标语。消息不胫而走,穷苦农民拍手称快,奔走相告。地主富人胆战心惊,坐卧不安。

    l935 年 2 月,国民党县政府在平山城内开办了一个简易手工业织布工厂。王昭通过舅父张应堂在该厂任会计的关系,进工厂当了练习生,以此为掩护做平山县城党的工作。他在织布厂首先建立了党支部。同年 4 月,中共平山县委任命他为驻城关特派员,负责平山县城附近党组织的工作。为了团结广大群众,王昭还倡议成立了青年文艺研究社。在成立会上选举曹镛为社长,王昭为副社长。王昭组织全体练习生罢工,并通过党组织和各单位的文艺研究社社员,制造舆论,大力声援,厂长终于在满城风雨的舆论压力下,答应了部分条件。

    l935 年 10 月,石家庄的特务机关派了一个姓马的特务,化装成锯盆的到平山混入了党组织,并当上了游击队参谋。平山特委书记张惠森当时政治上盲动,生活上腐化。党内斗争过他一次,要送他去省委。姓马的特务抓住这个机会主动要去送张惠森。这个家伙把张惠森送到了石家庄特务机关,张惠森叛变了,供出了平山党的许多情况和负责人。栗再温回忆起一次在回舍镇一家姓田的油坊接头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 西木、走火、正水、刀口、日金 " 等一些莫名其妙的字,他仔细地想了一想,西木不正是一个栗字,可能指他,走火指的是廷焕,正水是政清,刀口指王昭,日金暗指曹镛(曹慕尧),全是平山党组织的骨干,可能有了叛徒。敌人想把平山党组织一网打尽,设下圈套让张惠森给平山党组织写信,说他已经到了天津,等半月再回来,让党员及游击队到古月镇附近集结待命等。平山党组织收到信后,看到信封上没有天津邮局的戳子,只有石家庄邮局的戳子,大家就警惕起来了。国民党很蠢,当时还登了报,在国民党《平山时闻简报》发表的一则消息说 " 捕获了平山重要反动分子 "," 共产党各地潜伏准备暴动 " 等等,来信的时间亦与原先约定的时间迟误,综合分析断定:张惠森已叛变。由于平山党组织有了准备,张惠森带领敌人包围了平山师范学校和简易工厂等 12 个地方,都没有抓到人。贾良田同志在去特委开会的路上,被张惠森带领的敌人抓捕。叛徒当堂对质,供出了贾良田的真实身份。贾良田在法庭上正义凜然,声称根本不认识这个人。在监狱里,贾良田还托人捎出信来告诉特委,张惠森叛变了,叫大家提高警惕。贾良田被敌人在平山县城杀害了。临行前,贾良田毫不畏惧,高喊 " 中国共产党万岁!" 慷慨就义。

    1935 年冬到处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匪徒们一天几次来天井村搜查,抓不到王昭把他爹抓走了,抓不到王雨时也把他爹抓走了,交不出儿子就不放人。王昭在他自己《白区五年工作经历》中讲为了躲避敌人,当时睡觉也是 " 打游击 "。仅 1935 年 12 月间就曾轮换在十几处农民家里隐蔽。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因为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大力支持,革命方得以坚持和发展。

    为了保存力量,党把已经暴露的领导同志栗再温、王维新、栗政清、曹慕尧同志先后调离。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一些人脱党,一些游击队员持枪变节,党组织接近瘫痪。在此生死存亡关头,为了坚持革命斗争,王昭同李芳林同志商议后,同省委杜希文同志一起前往天津向省委汇报情况。几经周折到了天津,省委的几位同志先后接见了他们,首先给王昭介绍了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谈了红军在陕北的胜利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省委给他们送来了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和胡服(即刘少奇)的报告,以及《八一宣言》《火线》等材料。几天后,省委陈少敏同王昭谈话指出,太行山是抗日的前沿阵地,很重要,要加速做好准备工作,党组织经研究希望王昭仍回平山工作。当时陈少敏还告诉王昭:你秘密回去,首先能站住脚,然后找忠实可靠的同志恢复党的组织,整顿党的组织,不要让叛徒、奸细、动摇分子混入。要隐蔽党的组织,停止暴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要借机向灵寿、阜平、正定、井陉、盂县、五台一带开展工作,加速做好抗日前沿阵地的准备工作。时年仅 18 岁的王昭临危受命,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带着党的委托王昭回到平山,向李芳林、姜占春、粱雨晴等同志传达了省委指示,介绍当前的形势,同他们一起恢复了洪子店以东、平山城西一带的一些党的组织。10 月,省委派曹镛(曹慕尧)到平山。王昭向他介绍了党组织恢复的情况,曹镛传达了省委指示,并决定平山党的组织不再受省委直接领导,改属石家庄特委领导。不久,由曹镛、王昭、李芳林、杜希文等组成新的县委,曹镛任书记、王昭任副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王昭先后任平山县委书记、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地委副书记、书记。他和他的战友们放手发动群众,参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 " 扫荡 " 战役,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寇。1937 年 12 月 27 日成立了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又先后建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群众团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高潮,为创建抗日模范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为开辟抗日根据地,王昭协助四分区建立地方武装,收编了称为三支地主武装,韩植庭部队二三百人、韩国选部队七八十人和韩永生部队一百多人,又扩军 1000 多人,成立了平、井、正、获游击司令部。

    1938 年八路军攻打日伪占据的平山县城。王昭率领数千名游击队员在一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这场战斗中他被评为战斗模范。l939 年 l0 月起,王昭任晋察冀边区四地委副书记,翌年任书记。在抗战烽火中,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战,带领游击队深入敌后,组织群众,打击敌人。每逢战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冲锋在前,转移在后,领导人民粉碎了日寇对晋冀区一次又一次残酷扫荡。

    1939 年 10 月,王昭任中共晋察冀四地委书记时在大会讲话。

    1940 年时任晋察冀军区四地委书记的王昭同志召开平井获灵正盂平等县领导备战会议,决定大力支援前线,在交通要道设兵站,备足军粮、军草、军鞋以及担架队、骡马队、医疗物资等,及时送往前线,救护运送伤员转回内地。四分区在南庄村召开军民誓师大会,专员程宏毅和地委组织部部长杨春茂做了动员。

    1941 年秋季,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四分区机关住在南庄、北庄、东西柏坡一带,广大群众随王昭同志转移到十几里长的张家沟山谷里,敌机掠过张家沟上空侦察,同志们估计,敌人可能偷袭张家沟,建议王昭带警卫班迅速转移。王昭同志胸有成竹识破敌人的企图,早有安排。他召集各村干部一起研究,嘱咐他们立即带领群众分头转移。自己则带领警卫班在沟口警戒掩护。直到所有群众都安全撒出了张家沟,敌人偷袭部队进入沟口,他才机智敏捷安全转移。东柏坡的老贫农王树忠、刘庆文等至今念念不忘地说:" 不管敌人诡计多变,也出不了王昭所料。那时节,要不是王昭胆大心细会指挥,老百姓都得叫鬼子的机枪给撂倒了。"

    1942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根据地实行了一元化领导,即各地区由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组成一元化的最高领导机构,统一领导该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全面展开对敌斗争,粉碎敌人的 " 总力战 ",克服人力、物力的严重困难,巩固和恢复根据地。四分区所辖区域,为平汉路新乐至石家庄以西和正太路石家庄至寿阳以北地区,包括平山、正定、灵寿、行唐、新乐、井陉、获鹿等地区。四分区所辖地区,都在滹沱河边上。这里盛产粮食,是比较富饶的地区;在晋察冀根据地有 " 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 之称。1942 年 9 月,聂荣臻司令员在平山县主持召开了晋察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提出了到 " 敌后之敌后去 " 的对敌斗争方针, 使反 " 蚕食 " 的斗争由 " 敌进我顶 " 单一的正面斗争,发展为 " 敌进我进 " 到敌后活动与正面斗争相结合。根据军区确定的这一方针,四分区组织了多支武装工作队、小分队,通过敌人的 " 封锁沟 "、" 封锁墙 ",深入到敌人后面,广泛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袭扰敌人,捕捉汉奸,摧毁伪政权、伪情报网,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军,教育团结人民群众。向 " 敌后之敌后 " 挺进的方针,对扭转困难局面,变被动为主动起了重要作用。

    1943 年秋季反扫荡中,王昭带领晋冀党校 l000 多名干部,转移到滹沱河北马峪一带,这里的民兵和群众已先一步转移到山里,为了反扫荡,民兵布了许多地雷,但此时又无法找到向导,天色已晚,日伪军迫近,必须立即转移,但谁走在队伍前面,随时都有可能触雷。王昭下达命令:" 任何人不准走在我前面 !"" 谁也没有我看得清,瞅得准,我知道地雷埋在什么地方。" 这一路始终他在前面,让后面的人踏着前面人的脚印,连夜安全转移到滹沱河北。

    频繁的战斗、紧张的工作,王昭患了严重的疟疾,在残酷恶劣环境下,缺医少药,高烧不退,但他从未停止工作,哆哆嗦嗦地主持会议。人们劝他休息,他讲:" 中央指示要传达,秋收秋种要布置,我怎能休息。" 王昭就是一个责任心、使命感极强的人。

    1944 年 9 月,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划分为冀晋、冀察两区,王昭任冀晋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冀晋军区副政委。调令下达的当天,经上级批准,他与韩琴谱同志结婚,婚后第二天,他便告别爱妻,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临行前,俩人除了互相勉励,心里想的都是 " 日寇不灭,何以为家?"

    抗战胜利后,王昭代表晋察冀军区参加北京军调处执行部驻石家庄执行小组,同美蒋斗智斗勇,揭露国民党的阴谋。1945 年 8 月任石家庄市委书记兼市长,作为八路军首席代表负责石家庄市对日受降工作。石家庄市地处京畿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七七事变 " 不久,日本侵略者长驱南下,重兵占领了石门。从此,华北同胞便长期处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 8 年的全国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的正义之师终于驱散了狼烟,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 年 8 月 10 日,在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命令,要求迅速扩大解放区和军队,准备在日本投降时," 迅速占领所有被我包围和力所能及的大小城市、交通要道 "。次日,远在延安的晋察冀中央分局书记聂荣臻就命令全区部队:" 立即部署向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大同、阳泉、张家口、唐山、山海关前进,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 晋察冀中央分 局宣布了立即组织各方力量,挺进石家庄准备入城受降的指示。1945 年 8 月 12 日,晋察冀边区委员会为准备接收辖境内各大城市,任命了北平、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等七市市长。当时任冀晋区党委副书记、冀晋军区副政委的王昭同志,被任命为石家庄市委书记兼市长,张雨初同志为石家庄市政府秘书长,齐文川同志 ( 原四地委城工部长 ) 为市公安局局长,组成石家庄市领导班子,统一组织接收石家庄市的一切事宜。随后,冀晋军区部队攻克外围数处据点,包围石家庄,并派人入城与日本军队接洽受降事宜。问题是,在国民党垄断受降权、中共被排除在外的情况下,驻守石家庄的日军拒绝向中共军队投降,加以国民党军队随后开到,中共占领石家庄市的第一次计划最终无法实现。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接管石门市。于 1945 年 11 月首先成立了河北省十一区专员公署及石门市政管理处,后于 1946 年 5 月 1 日正式成立国民政府辖下的石门市政府。1946 年 1 月 5 日,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议。1 月 10 日,双方又颁布了《停止军事冲突命令》,规定 13 日 24 时生效。停战命令生效之前,晋察冀根据地周围的国民党部队,按照蒋介石的密令,倾巢出动,从东西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疯狂地抢占我华北战略要点,妄图分割我华北和东北解放区的联系,分割晋察冀与晋绥解放区的联系。1946 年 1 月 10 日,中共代表同国民党代表正式举行停战谈判。石门市是国共谈判地点之一。由中共代表陶希晋、徐德操、王昭、秦基伟,国民党代表胡屏翰,美(国)方代表葛瑞波等人组成军调处执行部石家庄小组在石门市谈判。王昭同志以少将军衔代表晋察冀军区参加石家庄停战调处小组,第一次以八路军的公开身份来到石家庄。《晋察冀日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了《王昭将军赴石谈判,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的报道。王昭同志此行的任务,—是监督停战生效时间,国共双方军队原地待命;二是修复高邑、元氏到石家庄的铁路;三是协调双方出现的军事冲突等问题。王昭同志在谈判中,慷慨陈词,有理有据,正气凛然,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7 年 11 月王昭参加解放石家庄战役,任华北野战军 4 纵政委。战役开始前夕,王昭同志刚从华北局开会回来,召开党委会传达党中央土改工作会议精神,使指战员深受鼓舞,激发了高昂的战斗热情。石家庄战役即将打响,王昭站在高高的台子上,为整装待发的战士做战前动员说:" 我们取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消灭了不少敌人,我们不要骄傲 …… 同志们!蒋介石走了下坡路了,只要我们好好打几个大胜仗,全面反攻的局面马上就到来,我们要好好准备,迎接新的任务,向英雄们学习,做到智勇双全,为人民立大功!" 王昭还深入担任主攻的团、营、连和支援军队的群众中去,反复宣传解放石家庄的重要意义,决心打好这一仗。他号召参战人员坚决贯彻执行朱总司令 " 勇敢加技术 " 的指示,提出:一要准备工作充分,保证尖刀不卷刃;二要发扬钉子战术,巩固突破口,人打到哪里,工事挖到哪里,打到哪里就钉到哪里。英勇善战的 4 纵队,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横扫千军如卷席。国民党第 3 军第 32 师师长兼警备区司令刘英,束手被擒。这位曾是军调部石门执行小组国民党代表的少将师长,昔日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如今却当了我军的俘虏,垂头丧气、胆战心惊,威风扫地以尽。这一战役,我军全歼了石家庄守敌 24000 余人。11 月 12 日,石家庄市胜利地回到人民手中。

    1948 年王昭与 4 纵队司令员曾思玉率领部队转战于平北、冀东战线,解放了大片国统区。平津战役的关键点是新保安。新保安之战是平津战役 " 各个歼敌 " 的第一仗。王昭于 1948 年 12 月 4 日率 4 纵 12 旅 ( 4 纵另两个旅正在保定一线作战 ) 和冀热察司令员詹大南对新保安、土木(地名)铁路沿线发动攻势,12 旅奉命奔袭新保安城。12 月 22 日 7 时许,各纵队同时对新保安发起了总攻,万炮齐发,火光冲天,大地在震颤,敌汽车被打着起火,弹药爆炸,硝烟弥漫。解放军强大炮火,一方面摧毁敌人的榴弹炮、迫击炮阵地和一切军事设施。战至 17 时,敌 35 军 19000 余人全部被歼,敌军长郭景云开枪自杀,傅作义赖以起家的 " 王牌军 " 彻底覆灭了,给了傅作义以致命的打击,为平津战役全胜及和平解放北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9 年 1 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军队整编,王昭任 64 军军政委、军党委书记。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参加了西安、兰州、宁夏等战役,64 军英勇善战,横扫国民党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同年 9 月作为解放军代表出席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受到了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9 兵团 64 军政治委员,王昭所属 64 军奉命修筑宝(鸡)天(水)铁路,被誉为建设大西北的 " 开路先锋 "。正当修路部队响应军党委的号召,为迎接新中国首次国庆而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宝天铁路工程竣工指日可待之际,朝鲜战争爆发。1950 年 10 月修路部队撤离宝天铁路,奔赴前线。于 1951 年 2 月中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投入到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王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19 兵团 64 军政治委员、第 19 兵团政治部主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昭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 年 3 月奉命回国任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他协助罗瑞卿同志具体贯彻落实了建设公安部门政治工作的决定,着重地抓了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公安队伍的工作。首先将公安部人事局改建为政治部,并在各省市公安系统普遍建立了政治部。结合公安战线的特点,经过党组讨论,明确规定了县公安局设教导员,派出所设指导员。为使公安队伍学习解放军的好传统好作风,王昭协助部党组制定了《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在公安系统开展立功创模运动。

    1961 年春,在三年困难时期,王昭奉命奔赴青海高原,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长。他面对着由极左思潮造成的民族不团结,生产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的局面,深入农村、牧区了解情况,体察民情,着手发动群众搞好春耕生产,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在初步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后,王昭为了彻底改变青海的面貌,制定建设新青海的蓝图,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青山处处埋忠骨,不变青海誓不休。" 王昭同志为祖国的大西北建设、为大西北的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父子司令员——李尚福
·下一篇:无
·王昭君和蔡文姬不是悲剧人物(组图)
·特稿:王昭君和蔡文姬不是悲剧人物(组图)
·特稿:学习王昭同志的三点体会(组图)
·张志平:学习王昭同志的三点体会(组图)
·特稿:学习王昭同志的三点体会(组图)
·“人民的好省长”——王昭同志诞辰100年纪念追思会在京举行(组图)
·赵朋洋:“人民的好省长”——王昭同志诞辰100年纪念追思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人民的好省长”——王昭同志诞辰100年纪念追思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人民的好省长”——王昭同志诞辰100年纪念追思会在京举行(组图)
·深切缅怀丰功伟绩 忠实践行党的宗旨——纪念王昭同志诞辰100周年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