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我与“雷锋班”的情缘——纪念“雷锋班”命名60周年(组图)
2023-01-09 14:14:16
来源:美篇
作者:冷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雷锋  1940.12.18-1962.8.15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工兵某团运输连二排四班为“雷锋班”

    60年前的今天,雷锋生前所在班——工程兵工程第十团运输连四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光荣称号。

    60年来,雷锋班全体战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茬接一茬地在传承雷锋精神,当好雷锋精神种子。他们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做贡献;走向社会,助人为乐,做奉献,成为全国、全军学习的一面旗帜。在传承雷锋精神过程中,他们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在27任班长中,绝大多数提升为军官,涌现了一批营团职干部。最高职级的11任班长宋若波同志走上正师职领导岗位,被授予大校军衔。我因为工作关系,和大多数班长都有过接触,其中有几次和“雷锋班”的战友们一起学习、工作、生活过,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彰显雷锋精神的好思想、好品德,使我终身难忘。

    今天纪念“雷锋班”命名60周年,向“雷锋班”和曾经在“雷锋班”工作过的战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对已逝者表示深切的怀念。

    参与“雷锋班”命名前的准备工作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后,雷锋先进事迹在沈阳军区和雷锋团所在省市很快传播开来,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各级首长对雷锋精神传承高度重视,团首长萌发了把雷锋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的想法。团政治委员韩万金亲自抓命名前的准备工作,带领我到运输连去蹲点,搞调查研究,听取党支部意见,对拟进入雷锋班的所有战士逐个地进行了解考察,谁当班长,谁当副班长,都认真进行了讨论研究。还对雷锋生前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了全面清理,把最能体现雷锋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的十件物品做为雷锋留下的传家宝永远保存下来。

    按照团首长的指示,我还为四班九名战士代笔起草了申请授“雷锋班”的申请书。经过各级党委逐级上报,在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正式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的光荣称号。这是全国全军第一个用雷锋的名字命名的学雷锋集体,成为了学习雷锋的一面旗帜。时任四班班长的张兴吉和副班长周述明都是1959年入伍的老战士。张兴吉曾经是雷锋的班长,后来雷锋提升班长后,把他调到三班当班长,雷锋因公殉职后,又把他从三班调回到四班继续当班长。当张兴吉和周述明两位同志在沈阳军区八一剧场举行的命名大会上,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上将手中接过那面雷锋班的旗帜时,全班战士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主席台上列队致敬,表示学习雷锋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张兴吉同志做为“雷锋班”第一任班长,以身作则,带领“雷锋班”弘扬雷锋精神,当雷锋精神传人,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先后参加了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如今,张兴吉同志和第十任班班长杨宗波同志已先后病逝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雷锋班”旗

    帮助“雷锋班”整理群众来信

    60年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全国向英雄学习的年代。“雷锋班”命名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解放军战士纷纷给“雷锋班”写信祝贺,表达他们向雷锋学习的决心和美好愿望。

    因为“雷锋班”执行运输任务非常繁重,组织上就指派我帮助“雷锋班”整理群众来信。开始每天有十封到20封信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来信更加多起来了,每天超过100多封。我每天都要把这些信件整理起来存档,凡是有明确来信地址的,都以“雷锋班”的名义手写回信。迂到用盲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写的信件还要请地方有关部门翻译成汉文。

    根据团首长的指示,每周都选择2—3封最有代表性的信件,在周日班务会上诵读,用群众学习雷锋的政治热情激发战士弘扬雷锋精神的政治责任感,化为学雷锋的巨大动力。每次由班里一名战士诵读,然后大家谈感想,说体会,表决心。

    记得当时诵读信里有寄红领巾的,有寄向日葵籽儿的,也寄有鸡毛信的,当读到盲人和残疾人写的信件时,战士们尤为感动,有的甚至流下眼泪,一致表示决不辜负人民群众和战友的信任和期望,一代一代地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群众这些信件成为“雷锋班”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对“雷锋班”战士这种热爱人民,视人民为父母的崇高思想和品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时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和“雷锋班”一起为雷锋移墓

    雷锋牺牲后被安葬在抚顺市葛布街革命公墓。到1964年清明节时,抚顺市政府做出决定,要把雷锋墓从革命公墓移到雷锋生前所在驻地的望花区雷锋公园内。当时我和“雷锋班”六名战士一起为雷锋移墓,为雷锋抬灵。当时天气逐渐转暖,我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渗透出了从棺木流出的血水。我们分列在棺椁两面,扶棺护灵。从葛布街到雷锋公园仅十几公里,但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因为自动为雷锋送行的人很多,灵车只能与行人同步缓缓前行。

    雷锋生前很长时间驻在抚顺市,很多助人为乐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抚顺人民群众对雷锋有着深厚的情感。那天自动送行的群众排成几行,跟随在雷锋灵车后面,年轻人佩戴着黑纱或白花,老年人头戴着白帽。我在车上回首望去,送行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的悲痛和哀思。

    当时我非常感动,心里想什么人才能得到人民这样的爱戴?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的人。雷锋一生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力量都献给了人民,所以他在人民心中是个人民英雄,是个榜样,是个做人的标杆,人们对他无限爱戴。在望花公园里面摆满了用鲜花制作的花圈,摆不下了,就顺着公园的南大门向道路两边摆放。在公园里举行了各界群众参加的祭奠仪式。雷锋墓穴很简朴,在棺木下葬后,顶部盖上了厚厚的予制钢筋水泥板,上面又铺了多层油毡纸,喷了油漆,然后现场每个人依序为雷锋墓填土致哀。我和“雷锋班”的战士每人都用铁锹铲一锹土轻轻地填在雷锋墓上,内心充满无限的悲痛和怀念,为老战友送最后的一程。雷锋墓经过几次修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望花公园也改为雷锋公园。在雷锋墓后面修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雷锋纪念馆。这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雷锋精神教育的基地。

    我多次到雷锋墓进行祭拜,给他扫墓。我眼含热泪,心里黙黙地说着“雷锋老战友,我们来看你了”。环绕雷锋墓,眼前浮现的始终是雷锋定格在22岁那张微笑的脸。如今,雷锋已经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是时代的楷模,是中国道德的一座丰碑。雷锋这个名字已响彻祖国大地,传出国门,受到世人的高度赞誉。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雷锋与战友乔安山

    始终参与“雷锋班”大比武

    1964年在中央军委大练兵的号召下,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为依托,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雷锋班”做为训练“尖子”参加了这场大比武。为了加强领导,专门组织了一个班子。团党委决定由时任政治处主任的陈志军做领队,运输连连长李向高做教练员,军区工程兵首长还专门派有号称“汽车驾驶大王”的大尉助理员崔占榜做教练,专门教授驾驶技术,保驾护航。

    我做为团政治处宣传干事,专门负责教学方案的撰写和随机修改,每到一处都要以“雷锋班”的名义出黑板报,离开时又要以“雷锋班”名义向有关单位写感谢信。“雷锋班”参加大比武总共四次,从三月份开始到八月中旬结束。

    先是沈阳军区工程兵四个训练“尖子”单位比武,“雷锋班”胜出之后作为沈阳军区工程兵后勤系统的“尖子”代表,参加了沈阳军区后勤部在大连金州组织的大比武,后来代表军区工程兵参加了沈阳军区在吉林通化举行的全军区大比武。科目表演非常成功,受到大家的称赞。

    当时38军的军长、政委、副军长、副政委四位将军专门宴请“雷锋班”,向他们表示祝贺。八月份,代表沈阳军区工程兵到北京大官厅水库,参加军委工程兵的大比武活动。在那次大比武中,“雷锋班”获得了一等奖,并受到了叶剑英元帥等军委和总部首长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首长称赞他们说:“好,你们不愧是雷锋班。”此外,“雷锋班”还在大连金州训练场接受了代表罗瑞卿总长的总参张宗逊副总长的汇报表演,也受到了好评。“雷锋班”参加大比武活动时间之长,训练之艰辛,成绩之优异,令我十分感动。

    我亲眼所见,他们把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倾注在大比武的全过程,不仅训练出了过硬的驾驶技术,更重要的锤练了他们坚强的革命意志,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的大无畏精神和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主义精神。

    他们坚持训练从实战需要出发,在道路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集体智慧,想方设法排困解难,保证车辆正常驾驶,园滿完成运输任务。他们用高超的驾驶技术,高标准,严要求。把原来训练的多个科目保留了三个在战时容易迂到的难度较大的训练科目,即高速通过狭窄路、泥泞路自救和通过轨道交错桥,刻苦训练,稳步提高,终于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他们团结一心,吃大苦,耐大劳。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训练转场5次,几乎是天天训练,从未休息,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从不叫苦叫累,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雷锋班”在完成北京大比武后,8月14日晚连夜乘11次特快列车赶回沈阳,参加第二天沈阳军区举办的雷锋牺牲两周年纪念大会。

    这次带领“雷锋班”大比武的是第二任班长庞春学和副班长于泉洋。他们都是与雷锋同期从辽阳入伍的亲密战友,带领全班包括雷锋亲密战友乔安山在内的4名战士,在大比武的全程中,学雷锋,做传人,功绩卓著。

    庞春学同志由于表现突出被提干,在部队服役22年,在多个工作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也在多个领导岗位上任职,担任雷锋战友报告团团长,曾先后被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五老标兵、辽宁省雷锋奖章,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全国关心下一代杂志社授予金星奖章。

    副班长于泉洋同志,后任“雷锋班”第三任班长,在部队提干,曾任雷锋团副团长,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客座教授、名誉校长,在全国做学雷锋报告600多场,曾参加全国英模国庆观礼代表团,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转业地方后担任领导职务,一直致力于学雷锋事业。

    和“雷锋班”一起当宣传队

    在那特殊的年月,各级党委首长为了更好的加强“雷锋班”建设,让他们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决定派他们做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地方工厂,先后近三年时间,我始终和他们在一起。

    时任工程兵政治部佘景珩副主任给我交代了三项任务,第一要帮助“雷锋班”掌握好政策;第二,要做好“雷锋班”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三,对“雷锋班”的事迹进行记录,及时向领导机关汇报。

    在宣传队活动中,“雷锋班”在工人群众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他们怀着向工人阶级学习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传播雷锋精神,分三班儿在车间跟班劳动,逐户进行家访,个别谈心,耐心细致地宣传党的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爱戴,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终于实现了全厂大联合。

    带领全班完成这项任务的是“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和副班长杨东顺,他们密切配合,以身作则,带出了一支过硬的班,受到了领导机关的好评。曲建文在部队提干后,在多个领导岗位上任职,曾任团的副政委。在抗美援老的施工任务中,荣立了集体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转业回地方后任领导职务,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发起枣庄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先后做雷锋精神报名一千余场,创办了多所雷锋学校和雷锋幼儿园,使枣庄市成为全国雷锋学校最多的城市。副班长杨东顺,是后来的“雷锋班”第五任班长,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表现突出,“雷锋班”被沈阳军区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并出席了军区代表大会。1968年5月出席了全军先进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受到了聂荣臻元帅的单独接见。转业到地方后,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雷锋精神本色,多次被评为先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林家大湾 林彪旧居(组图)
·下一篇:无
·最难忘的一天——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雷锋团官兵代表(组图)
·弘扬雷锋精神 做新时代雷锋传人——听雷锋辅导的学生陈雅娟分享学雷锋的温暖和幸福(组
·东城首个雷锋讲堂揭牌 一周一讲让学雷锋蔚然成风(组图)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雷锋讲堂今天成立(组图)
·《雷锋》杂志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社区治理经验特刊首发式成功举行(组图)
·雷锋精神在书道上好于上蓝天
·特稿: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用雷锋精神助力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学习雷锋同志“十个一”
·特稿:一座闪烁人生光辉的永恒坐标——纪念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组图)
·郭书文:一座闪烁人生光辉的永恒坐标——纪念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组图)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