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大将战友洪学智上将的女儿洪炜在座谈会上发言。(红色图库)
一、父亲是怎么来到新四军三师的
1941年1月,发生了“皖南事变”,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当时在华中的新四军、八路军各部队统一改编为新四军,共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他任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三师辖淮海和盐阜两个军分区。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央决定将抗大总校从延安转移到晋东南敌后。我父亲当时在抗大3大队(又称3团)。后来,抗大总校决定把3团干部分成两部分,山东干部大队和华中干部大队(P143)。华中干部大队本来是以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或皖东的江北指挥部为目的地(P164)。但在途中,发生了“皖南事变”,新四军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党中央电令华中干部大队开赴盐城。
父亲率领华中干部大队270人,历时半年,冲破敌人重重封锁,从太行山到盐城,途径晋、冀、鲁、豫、晥、苏6省,于1941年4月28日,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抵达军部的第三天,就宣布华中干部大队与抗大5分校合并。陈毅军长兼任5分校校长和政委,我父亲任副校长。
1941年夏季反扫荡时,新四军军部离开盐城,撤至阜宁地区。
陈毅军长、刘少奇政委对我父亲讲,从现在开始,你不搞学校工作了,出来搞地方武装建设,这是当前新四军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于是,父亲于194 1年10月,离开抗大5分校。调新四军盐阜军区任司令员。
1942年12月,新四军实行精兵简政,决定撤销盐阜军区,改为盐阜分军区,归新四军三师8旅。父亲就带着原盐阜军区司令部的一部分人到了三师。同年,父亲被任命为新四军三师参谋长。从此,父亲就在黄师长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和战斗。
二、三师师部向哪里转移
1942年底到1943年春,是苏北抗战斗争最艰苦的阶段,日寇集结重兵先后对淮海区和盐阜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三师的师部往哪里转移?黄师长认为:在敌人扫荡前要跳出敌人包围圈,向山东靠。部队按照这个计划走到了盐河。父亲边走边思考,根据他在盐阜地区对付敌人扫荡的经验,师部可以向沿海滩涂地区转移。那里芦苇无边无际,滩涂上沟沟壑壑,交通不便,有利于我军隐蔽,周旋余地也大。况且,那一带的地形他又比较熟悉。于是,父亲就把这个想法跟黄师长讲了。黄师长问:你说怎么办好?父亲说,敌人第一次扫荡时,我在盐东。盐东地区芦苇茂密,地形复杂,我们与敌人周旋,那时虽然5分校战斗力弱,但敌人也没把我们怎么样。黄师长问:你有把握吗?父亲说:要说十分有把握,我也不敢讲。向盐东海边去,周旋余地大,师部不会遭受大的损失。……到盐东地区后,我们可以往南去。在南边有一条洋河,河上有一座大坝。如果敌人从南边过来,我们就从北边过去;如果敌人从北边过来,我们就从南边过去,可以很好的利用地形,与敌人周旋。再说,扫荡来临,我们师部往山东去,经费、粮食等问题都不好解决,对盐阜群众的抗敌情绪也会产生影响。黄师长经过再三斟酌,接受了父亲的建议。这样,师部就又返回来,向海边转移。
在反日伪军的“梳篦式扫荡”中,有一次,三师8旅攻克了合德镇,歼灭伪4师全部。在这次战斗中,22团团长陈发宏不幸牺牲。黄师长当时不在场,事后知道了,批评父亲说,你是“铁匠”,总想打仗,结果一个团长被打死了。父亲说,部队的战斗力是打出来的。你是老虎,谁都害怕你,你是绵阳,谁都想吃掉你。敌人搞伪化,你不打,将来我们就没有地盘。要打仗就会有牺牲,这也是难免的。“铁匠”这个称号就是黄师长给父亲起的。
三、攻克阜宁
1945年4月15日,盐阜地区召开第二次参议会。黄师长作了《关于当前形势的报告》。参议员们纷纷建议打下阜宁。黄师长在会上表示,我回去商量一下,由洪参谋长答复你们。黄师长回到师部,讲了参议员要求打阜宁城,父亲表示同意。黄师长开玩笑说,你这个“铁匠”,又想打仗了吧?停了一会儿,又问,你看怎么个打法?父亲说,不是我想打仗,打阜宁既是群众的迫切愿望,又符合形势要求,也是我们三师发展壮大的需要。黄师长问,你觉得有没有把握?父亲说:扫清外围据点不成问题,攻城难度大些。但是我们的部队是打出来的,我的想法还是打这一仗。父亲又说,阜宁城敌人设防比较坚固,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敌人的弱点是兵力分散,有利于我各个击破。我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准备,先扫清外围据点,然后攻城,夺取战役胜利是有希望的。黄师长很注意倾听,同意父亲的建议,并让他到参议会上汇报攻打阜宁的决定。
当父亲把攻克阜宁的作战命令草稿送交黄师长审批时,他在攻占阜宁的攻占前面加了“相机”二字。父亲理解,黄师长是让我们一定要打有把握之仗,有利则打,不利不打,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1945年4月,我军发起阜宁战役。于4月24日午夜,对阜宁城守敌发起攻击,于25日下午突入阜宁城,与守敌展开巷战,至26日,守敌相继被歼或者缴械投降,历时三天阜宁战役胜利结束。阜宁是新四军在苏北战场上,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第一个城市。攻占阜宁,使我军获得了攻城作战的宝贵经验。
1945年9月,三师又先后解放了淮阴和淮安。接着准备攻打盐城,作战方案都准备好了,突然接到命令,部队停止行动,另有任务。
四、从苏北转战东北
1945年9月23日,黄师长接到命令,率三师主力部队4个旅、3个特务团,共三万五千人开赴东北。三师离开战斗了5年多的苏北根据地,开始了长途跋涉。同年9月,父亲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
北上动员,采取的是逐级明确去向的办法。先向团以上干部传达,北上的最终目的是进军东北,建立根据地。营、连基层干部是在山东临沂听陈毅军长报告后知道的,全师其他人员是行进到冀东三河、玉田时才明确的。10月11日,三师到达山东临沂。陈毅军长接见了三师营以上干部,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并作了北上动员报告。
在临沂,陈军长跟我父亲有一次谈话。陈军长说:这次在延安,毛主席委托我找你谈一次话,主席对你很关心。……主席让我问你,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可以另作安排,而且马上就可以安排。父亲说,几年来我对三师部队有了感情,我当黄师长兼政委的助手,工作得很顺手,我愿意继续在三师协助黄师长工作,职务高低不会计较。陈军长说:好,我把你的意见转告毛主席,我支持你同黄克诚师长带三师部队到东北去。
10月14日,三师主力在黄师长率领下,离开了临沂。部队日夜兼程往北赶路,越往北越保不住密了。三师指战员绝大部分是南方人,不愿意到北方。他们听说东北到处冰天雪地,最冷时气温达零下三四十度,能冻掉鼻子和耳朵,撒尿后要用棍子敲打,甚至还有人骂娘,说被黄瞎子、洪麻子骗到东北来了。那时,黄伯伯和三师领导主要靠做政治思想工作,激发指战员们的阶级觉悟。跟他们讲,国民党蒋介石在全国发动内战,不让全国人民过和平幸福生活,现在又要同我党抢占东北,把东北人民投入血泊之中,我们能眼看着东北人民受苦受难吗?党中央、毛主席给我们的任务是挺进东北,我们能怕苦怕冷不完成任务吗?道理一讲,指战员们的情绪就上来了,士气也就高了。
至1945年11月,历时两个月,新四军三师主力部队三万五千余人,从苏北徒步行军,跨越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5省,完成了进军东北的战略任务。
五、三师初到东北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黄师长在苏北时就研究全国局势,思考涉及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关于东北的战略意义,他同我父亲谈过多次,讲得非常深刻。
三师部队到达东北后,面临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困难,三师的实际情况与中央领导掌握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黄师长多次向东北局和军委反映问题。在解决未果的情况下, 1945年11月26日,黄师长直接给毛主席发去了电报,报告了部队遇到了极为困难的情况,其中谈到了“七无”,即: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提议,我军暂不作战,进行短期休整,并以一部分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乡村村根据地,做长期斗争准备。发电报时,他不让我父亲等人署名,由他个人负责。他说他是中央委员,有责任向中央反映前线的真实情况,。
黄师长一方面向东北局、中央反应部队困难,一方面又下大力气做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做思想工作很有办法,很见效,那时候,大家叫他“老头儿”,什么事情“老头儿”一讲,大家就服了。
1946年初,西满分局做出决定,三师部队与西满军区合并。不久,西满军区撤到齐齐哈尔,三师师部移到郑家屯。时为西满军区司令员的黄克诚,传达西满分局决定,我父亲随第7、8、10旅划归辽北军区指挥。这样,三师在郑家屯就分开了。我父亲与黄伯伯一个在西满,一个在北满,就此也分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