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英一个很普通的名子,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就是这样用一个一个的先进事迹,让我们农安,长春,吉林省,甚至全国了解了这位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巾帼英雄,老兵们的新家长。
张凤英名子的响彻,随之更让我们想起了凤英老兵大院、老兵大院是全国最早的一个红色基地,虽然地处偏僻简漏.但是她传承了一个强大的红色基因。
张凤英1956年出生在农安县华家镇华家桥村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姐弟9人,他是老大。13岁父亲病故,靠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拉扯9个儿女,艰难度日。因家庭困难,张风英没念几年书就辍学回家照顾弟妹,撑起家庭重担。母亲的艰辛,家庭的困苦,在张凤英幼小的心灵里刻上了深深的印记,她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努力挣钱,孝顺像母亲一样的老人,帮那些像自己一样的孩子。这成了她一生追求的梦,为圆这个梦而辛勤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张凤英同丈夫到长春做小买卖,卖过鸡蛋,摆过地摊,有了积蓄后又做起了煤炭生意,有了百万财产。1998年她办了老年公寓,2008年到开安镇租了30公顷盐碱地。建房,引水,挖塘,种上水稻,养猪、牛、羊、禽,建成农场,同时建成了老兵大院,供养老兵,10年来,供养87名老兵。并收养了17名智障呆傻儿童。把自己100多万资金及生产所得用于供养老兵和抚养智障人。张凤英的义举先后被《解放军报》《东方时空》《吉林日报》《中国经济日报》《城市晚报》《风云人物杂志》等10多家报刊报道过,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农安电视台等电视台报道过她及大院事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省委副书记竺延风、市委书记高广滨、县委副书记王伟接见过她,为她颁过奖。毛主席女儿李敏、林彪女儿林豆豆、陈云女儿陈伟力、胡乔木女儿胡木英、周总理养女邵玉凤先后接见过她。她获国际、省、市、县奖励表彰40多次。
张凤英被国家、省、市。县领导及社会名人接见情况
2008年县委副书记王伟为其颁奖; 2009年市委书记高广滨为其颁奖: 2010年——201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在北京和临江两次接见张凤英: 2010年全国人大许嘉璐副委员长接见了她: 2010年毛泽东女儿李敏接见了她: 2012年时任省委副书记竺延风接见她; 2014年胡乔木女儿胡木英接见了她: 2016年陈云女儿陈伟力接见了张凤英。
李敏接见张凤英时说:“我看了你的事迹后,非常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能为老兵做出这样义举,真是不容易!以后在照顾老兵方面有什么困难,你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
张凤英获得荣誉情况
2006年获得吉林慈善总会感动吉林慈善人物; 2008年获“情系黄龙府,感动农安”十佳人物; 2009年获长春市十佳孝老爱亲模范; 2009—2011年两次被农安县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2011年获建党90周年时代功勋第八届感动中国百佳人物; 2011年中国老兵协会聘张风英为常务委员: 2013年获身边好人温暖中国,温暖吉林十佳人物称号; 2014年获点燃希望,公益爱心奖。
一、建院时间及规模
凤英老兵大院始建于2008年春天,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 平方米。(其中老兵宿舍260平方米,老兵会议室活动室80平方米,厨房食堂80平方米,荣誉室100平方米,生产车间1500平方米,收养智障17人的房舍及生活施设450平方米。)其他为畜禽饲养圈舍。耕地30公顷。主要种植水稻15公顷,旱田及菜类15公顷;水库5公顷。
二、供养老兵情况
自2008年以来共供养老兵87人。《其中抗日老战士2人,解放战争老兵4人,抗美援朝老兵35人,抗美援越老兵10人,伤残军人2人,退伍军人33人。)入院老战士80岁以上41人,70岁以上18人,其余已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先后已有19人辞世了,有12人重病,经常参加活动的66人
三、老兵大院管理情况
1、组织管理状况。大院成立以院长为领导的管理委员会,4名老兵为委员,负责管理老兵生活,开展文艺活动、外出旅游、防火交通、饮食、卫生、安全诸事。
2、大院成立了党支部。负责组织老兵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开展读书报,讲党课和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及党的方针政策。
3、老兵驻院情况。有的老兵不常驻大院。有活动临时通知集中,重大节日(十一、八一、七一、新年、清明等节日例行活动)。每月活动1—2次。
4、大院建立了8项管理制度。即安全管理制度、财物管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院务公开制度、接新成员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老兵定期检查身体制度、宿舍物品及卫生管理制度。
5、服务情况。大院聘请一名厨师为老人做饭菜,其他服务人员是张凤英家人担当,保证老兵每餐4菜1汤,供自酿白酒,宿舍冬暖夏凉舒适。
四、大院老兵生活及活动经费来源
1、主要来源是种养业收入资金。
2、慈善组织和个人捐助部分资金。(外出旅游主要来源是捐助资金,部分捐助的物品分发给老兵拿回家用于生活)
五、老兵在大院获得幸福感
老兵们在大院生活找到了知音、满足了愿望、得到了健康,获得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找到了知音。老兵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大院(南到锦州,北至黑龙江),老战友重逢有说不完的话,回忆昔日战场,讲述今天幸福生活,感慨万千。不少老兵在战场失散,在大院重逢。抗美援朝老兵王凤和蒋志林在朝鲜同在高机连一个班,在马良山战斗中都负伤住院再没见到,五十二年后在大院相见互相拥抱,泪流满面,老战友们都为他俩久别重逢而感动得满眼泪花。
满足了愿望。老兵们最大愿望有两个。一是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二是想到战斗过的朝鲜看一看。老兵们获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为会长中华基金会赞助,组织老兵于2010年11月10日到北京,老兵们穿上了大院发的新军装,佩戴上军功章参加了纪念赴朝作战60周年活动。他们先瞻仰了毛主席遗容,之后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在抗美援朝展厅。老战士王凤和看到当年他的抗美援朝战场使用过的高射机枪,他回忆了自己在马良山的保卫战中用这挺机枪打退了敌人10次冲锋。
得到了健康。老兵们通过在大院几年的生活,人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疾病减少了。85岁抗美援朝老兵刘青患有肺气肿、胃炎,通过在大院集体生活,戒了烟,活动多了,吃药少了,现在腿脚灵活,头脑清晰,他把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编成快板可表演15分钟,在延安、长春多次登台表演,受到热烈欢迎。90岁抗美援朝老兵张海臣自到大院以来,身体一年好于一年,天天都高兴,誓言要活过100岁,现在大院有活动都积极参加。王成原型蒋庆泉89岁,家住锦州,大院有重要活动,它让子女陪护前来参加。2017年8月1日庆祝建军90周年,他冒着30度酷暑前来参加从早晨到下午,坚持10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获得荣誉感。过去老兵窝在家里,没人理踩受到冷漠。到了大院穿上军装,登场操练,上台演出,荣光焕发。无论在路上、在车上、在广场都受到人们尊重,很多人主动与老兵照相,在家里儿孙们也高看一眼了。
获得自豪感。过去老兵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年老体衰在家混吃等死,通过到大院活动老兵们从内心激出豪情,认为自己还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正能量,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做到心中永远有党,胸中永远有激情,要老有所为,现在老病一改过去萎靡之气,走起路挺胸抬头,报告声音宏亮。
有了归属感。老兵把大院当作自己的家。都说,当兵时把连队当做家,如今把大院作为家,院长对生病老兵多次看望,解决治病费用,对病故老兵协助处理后事,对遇到天灾人祸的亲自送钱送物帮助排忧解难,现在80岁以上老兵把凤英当作儿女,70岁左右的把凤英作为姐妹,大家都感到是一家人。
六、老兵活动情况
2010年到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 2010年去延安活动并参观毛主席及老一辈领导人旧居。 2010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60周年纪念活动。 2010年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并登上天安门,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多处建筑风景。还与著名演员成龙等一起参加联谊活动。 2012年以来共为吉林大学、吉林外国语学院等12批共260名学生进行传统教育12次。抗美援朝老兵蒋信泉(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形)、抗日战争老兵崔荣东等11位老战士为学生讲战争年代的英雄. 2016年以来、老兵先后20多次为青少年学生讲革命传统,参如青少年180多人次. 2014年到沈阳迎接志愿军遗骸。 2014年参观通化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2014年到延安参《为人民服务》 发表70周年活动。 2014年电影《英雄儿女》王成扮演者刘世龙到老兵大院与老兵联欢并与蒋庆原相互拥抱 亲切交谈: 2015年以来与吉林省工商局工商督查总队党支部,中国石油农安泵站等8个党支部一同过组织生活会和党日活动8次 2016年游长白山天池 2017年到北京参加春晚节目排演。 2008年6月13日,老兵们参加了中央电视3频道《回声嘹亮》节目录制,李思思主持,之后每月中央3频道播两次, 2018年9月28日至10月3日,老兵们到牡丹江凭吊杨子荣和八女投江,又到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扫 2019年1月4日到北京录点亮中国青少年春节联欢节目(老兵与青少年)
七、老兵大院发展计划
鉴于还有复员老兵和很多退伍军人要求到大院生活的实际,现在老兵大院目前规模和建设标准无法满足今后的发展的要求和需要,经院管理委员会研究未来二年发展新计划是:
1.扩大建设面积。再扩大5000平方米,形成四个院。即老兵供养院、智障人收养院、生产院、老兵活动场所,医疗诊所。
2.提高建设标准,老兵供养院面积1500平方米。达到宿舍双间化、卫生标准化、庭院花园化、每室有卫生间,有取暖设备,不少于12平方米。
3.管理规范化,服务员要有爱心、有知识、有健康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