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到,位于祖国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小城景泰县,还处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疫情防疫到了关键阶段,人员管控不能放松,提倡网上祭拜故去的先人们。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退役军人,又出生在西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热土,和战友约定要去陵园给前辈们扫墓的心愿只能推后了。网上追思前辈在景泰大地的战斗足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这段历史,记住长眠在景泰大地西路军烈士的英雄事迹,作为后来人义不容辞。特撰此文,寄托哀思,前辈有灵,定会感知。
在小城景泰县建立了三处纪念西路红军的烈士纪念碑。
修建最早的一处位于人民公园内,纪念碑四周松柏森森,绿树环绕。“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们永垂千古”十三个烫金大字,由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一九八四年题写,矗立在人民公园的中心,时刻提醒人们不忘西路红军为了新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与国民党马家军,在一条山展开激烈战斗牺牲的英烈们。
一条山战役牺牲的1300多名烈士长眠在了景泰大地
据历史记载:1936年10月,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打通国际路线,红四方面军30军、9军、5军三个军21800余人强渡黄河天险,红30军先头部队于27日夜追敌抵达景泰尾泉,28日黎明前取得了尾泉崖战斗胜利,乘胜向一条山方向奋勇进击。当时,朔风猎猎、寒气逼人,红军战士衣单腹饥,武器装备落后,但个个英勇顽强,同仇敌忾。
一条山战役纪念馆陈列红军军服
红军在景泰地区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浴血奋战15天,进行了尾泉崖、一条山、大拉牌、雷家峡等大小战斗20多次,歼敌3000多人,红军牺牲1300余人,取得了‘一条山战役’的胜利。这是红军渡河后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景泰地区的防线。后因战局的变化和国际援助路线的改变,宁夏战役计划已无执行之可能,徐向前、陈昌浩等在景泰赵家水制定了《平大古凉战役计划》,并上报中央军委批准。1936年11月7日,林育英、朱德、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迅速执行平大古凉战役计划。同日,为加强统一河西四方面军部队党政军的领导及保障党的路线的执行,徐、陈等又致电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建议组成党的西北前委及军委西北分会。8日,中共中央来电指示:河西部队称西路军,领导机关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这份电文明确指出过河部队称西路军,批准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及组成人员)。自此,红西路军在景泰奉命组成。
纪念碑高耸入云
第二处烈士纪念碑位于喜泉镇大安村。也就是被称为“大拉牌大捷”。此次战斗有效稳固了红军在景泰的战局,为西路军在景泰的组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打击了马家军的嚣张气焰,300多名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位于福禄水村的红西路军烈士公墓
为了纪念在大拉牌战斗中牺牲的英烈,2019年在此修建了纪念碑,雕刻着“大拉牌战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三个烫金大字与底座的电文,记载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雪后的纪念碑巍然耸立
11月9日,红西路军在景泰大拉牌、红豁岘、福禄水、锁罕堡等地集结完毕,抱着战胜一切困难和强敌的决心和勇气。当夜,分三路纵队向西挺进。西路军在景泰组成是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史上的大事,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的里程碑。
大拉牌捷报电文内容
第三处烈士纪念碑,位于景泰县城东北方约两公里处的西路军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陵园四周山环水绕,地势开阔。于2009年动工兴建,2010年7月陵园正式竣工。将1936年进入景泰境内的三十军、五军、九军的2万多名红军西路军,辗转作战14天,在条山、大拉牌、雷家峡三大战役中牺牲的1300多名红军的遗骨整理收集,修建了烈士坟墓和纪念碑,完成了英烈们骸有所托,魂有归地的遗愿。
夕阳下的景泰大地
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烫金大字在太阳的照射下灼灼生辉,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西路军后代及仰慕红军西路军英名的人们凭吊和纪念之地。也了却了景泰人民长期以来敬仰烈士,企盼把心中的丰碑伫立天地之间,供世人瞻仰的夙愿。
一条山战役纪念馆内先辈光辉事迹陈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为西路红军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险、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永远铭记烈士们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切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条山战役纪念馆内的作战图
我想在这个全民哀思,奋力抗击疫情的季节里,听从党和政府的倡议,居家在网上追忆历史的回音,瞻仰先辈的事迹。就是对先辈最好的祭拜。
心香一柱敬英烈,眼前仿佛又呈现出了茫茫戈壁滩之上,皑皑祁连山下,西路军将士浴血征战的悲壮情景。西路红军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英勇战斗,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功同日月,浩气长存,誉满山河,流芳千秋。
英灵化为山脉,忠魂永驻华夏。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退役军人,传播好党的历史,讲好西路军精神,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义不容辞,使命在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