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畴(1898·3-1928·4)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陕西省兴平县板桥乡魏家村人。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夏,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到陕西,写作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史》一书,并分别在咸林中学、榆林中学任教;1922 年夏,再次来到北京,发起组织陕西旅京进步团体共进社;1924年春至1926年春,又回到陕西在省立三中和省立一中任教。他在陕西和北京期间,公开宣传马列主义,号召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反帝、反军阀,领导青年驱逐反动军阀和教育界的封建顽固势力。向他们介绍《新青年》《向导》《共进》等进步刊物。由他创办的《西安评论》和主编的《西北人民》,成为当时陕西宣传革命思想、促进革命运动的重要舆论阵地。影响和培养了刘志丹、吉国桢、潘自力、高克林、阎揆要、王子宜、曹力如、苏士杰、张秉仁、杜松寿等一批进步青年,后来他们都成了党和红军高级领导人。
1926年1月,出席了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与会的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吴玉章、陈延年、澎湃等同志一起全力向大会推进国共两党的团结协作。4月,直系军阀刘镇华率部反扑西安,积极帮助守城的杨虎城部筹备军需和民食,并组织学生进行宣传鼓动和救济工作,陕西地区革命斗争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1927年7月,中共陕甘区执委会改为陕西省委,任省委军委书记。8月,省委同意他接受杨虎城的邀请,前往河南展开工作。革命力量在杨虎城部的开展,引起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注意。1928 年1 月,蒋介石派出侦探打入杨虎城内部活动,准备“清党”。2月9日他连夜召集70多名中共党的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议决定在皖北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任书记。4月8日阜阳起义因叛徒告密而被迫提前行动,在敌人重兵包围下,仅率百余人突出重围,从阜阳转移到老集,但立足未稳又遭包围,最终被捕。4月10日凌晨,敌人将他杀害于老集东边的洼地里,时年 31 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