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皖南军部印刷厂 |
2008-06-17 08:17:38 |
|
作者:任平 |
浏览次数: |
|
|
|
|
皖南新四军军部印刷厂是在仅有一部手摇石印机和一块石板的艰苦条件下起家的。
1937年10月,我在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的月明难民收容所做难童教育工作。11月,收容所党支部动员我参加新四军,去皖南根据地。当时,我们共有七百多人,大部分是做救亡工作的青年,也有少数难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我们以上海难民去江西开荒为名,包租了一艘英商太古公司的北京号轮船,直放浙江温州(当时长江已被封锁,无法通航)。在温州上岸后,在城隍庙里休息了几天。国民党特务已发现我们是去参加新四军的,想尽了各种办法来阻止我们,但动摇不了我们的决心。我们分成六个队,成立了六个党支部,每天分散地走几十里路,直奔皖南岩寺,然后转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我是和黄浩、曹伯建在一起的,他俩是我们这六百多个青年中的负责人之一。
1938年9月初,我们到了云岭军部。我被分配到教导队七队。刚学习了一个星期,便要我到军政治部报到,分配我到设在云岭街上的军政治部石印所工作。
军部石印所离军部和政治部都很近,连我共四个人。主任是朱云峰同志,湖南平江人,年青时代是平江石印工人,后来参加了江西红军,在苏维埃政府中的石印所负责工作。另外一个也是老红军,叫李重庆同志,江西横峰人,现在横峰县老红军之家,解放后曾任江西省民政厅厅长,最近才离休。他当时当手摇石印机手,劳动强度很大,但他非常愉快地工作着。当时的朱云峰已有五十多岁了,李重庆也有四十多岁。另外还有个青年,现在我已记不清他的姓名了。十月初,屯溪镇地下党派来了一个党员毕云章同志和另外二个石印工人,并且又支援了一部手摇石印机、二块石板。教导队又调了二个印刷工人,一个手有毛病的,另一个原是上海装订工人。我们当时印刷的有军事地图和六十四开战士文化课本,都是用当地出的宣纸印刷的。
1938年11月,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的煤业工会,由青年叶进明、忻元锡、丁公量等组织煤业救护队,来皖南前线参加救护伤兵工作。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派煤业救护队到上海和地下党联系,搞来了二部四开机、三部圆盘机、一部铸字机和大批印刷物资。又动员来了上海一批排字工人,在小河口、徐家村祠堂内办起了印刷厂。
1938年12月,汉口地下党又动员刘之哉、朱肖尘、柯俞薇、倪德甫等一批排字工人到皖南军部。成立了第一个铅印印刷厂。厂长叶进明,副厂长忻元锡,指导员毛齐发,排字股长刘之哉,印刷股长殷福昌,装订股长任平,校对倪丘(现名倪立平)、张明、候若英、钟时、陆加良等,总务科长朱云峰。规模是很大的。全厂干部、工人,警卫排以及运输员、通讯员一共有一百余人。当时印的主要是四开《抗敌报》和十六开《抗敌》杂志以及军政书籍、还印党中央各种文件。那时《抗敌报》、《抗敌》杂志在东南前线和后方广大战士和人民中广受欢迎,特别是在广大男女青年中。但国民党特务看了恨之入骨,开始派特务侦查,污蔑爱国青年看《抗敌报》、《抗敌》杂志是通新四军,是“有罪”的。后来又派特务在印刷厂附近搞破坏活动,晚上打冷枪,扬言要火烧印刷厂。军首长为了使印刷厂不遭到破坏,在1939年下半年决定搬到离军部和政治部三里多路的徐家村,规模也比以前大了。这时,上海地下党又动员来赵家仁、蒋惠林等一批排字、印刷工人,厂领导也有些变动;叶进明被调到小河口当兵站站长去了。忻元锡调到教导队工作了。继任所长是陈昌吉、副所长黄源,政治指导员吴越。还成立了印务科,科长毕云章,副科长周玉寒,总务科长朱云峰,排字股长刘之哉,印刷股长殷福昌,铸字股长倪振亚、朱全生,校对肌长倪立平、张明,装订股长任平。《抗敌报》、《抗敌》杂志的印数增加了,印的东西也多了。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经常来印刷厂看望我们,有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