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理论研究>>正文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刘光明
浏览次数:
2025-06-27 10:27:4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隆重举行这些纪念活动,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于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华儿女胸中激荡,始终激励着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风险和挑战的远征。漫漫征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到愈难愈进、愈险愈进,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深刻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实践方面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著称于世。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马革裹尸也要守护边疆安宁的铁血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推行新政力图挽救国家危局的责任担当;顾炎武高呼“匹夫有责”,以笔为刀唤醒布衣百姓“保天下”的使命意识……这些都源于中华儿女血脉里的爱国基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抗战爆发后,我们党大声疾呼,推动国人奋力自救。全国人民爱国热情迸发,形成“醒狮怒吼,谁敢鲸吞蚕食;散沙凝结,哪怕豆剖瓜分”的全民族抗战局面。赵一曼受尽日寇酷刑,决不吐露机密,以钢铁般的意志捍卫国家尊严;狼牙山五壮士临危不惧,子弹耗尽后纵身跃下悬崖,用热血谱写爱国壮歌;八位女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弹尽援绝后毅然投身滚滚江水,以生命诠释爱国深情……无数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和斗争,“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汇成了陷日本帝国主义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在敌人和压力面前绝不屈服的精神,形成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观。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即便深陷困境仍矢志收复山河;文天祥留下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身忠骨慷慨赴死;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豪迈,为变法图强甘愿献出生命……这种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精神,根源于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气节基因。在与日本军国主义的殊死较量中,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都凸显了中国军民崇高的民族气节。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极其残暴,以惨无人道的行径、血雨腥风的场面、令人发指的屠杀,妄图逼迫中国人民屈服。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大义凛然,在炮火硝烟中冲锋陷阵,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也要坚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始终做“疾风劲草”“烈火真金”。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以身殉国的壮举感天动地、气壮山河。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为争取国家自立自强而顽强斗争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中砺炼出无所畏惧、刚健有为的民族血性,谱写了积极进取、奋斗不止的壮丽史诗。班超投笔从戎,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果敢,重塑大汉坚固边疆;刘裕率领北伐大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纵横中原,收复失地;郑成功不惧狂风恶浪,“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挥师东渡收复台湾……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中华儿女血脉中涌动着民族血性的基因。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暴行,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军民始终焕发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淞沪会战,数十万将士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的堡垒,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平型关伏击战,八路军与日军浴血死拼,取得首战胜利;台儿庄战役,将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取得正面战场大捷;百团大战,抗日军民纵横捭阖,在交通干线上全面出击,借持续激战重挫敌人嚣张气焰……抗日战场上,中国军民以“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决绝和勇毅,投身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恒久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目光高远的有识之士和铁肩担当的栋梁之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十三载栉风沐雨凿通九川;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以世代接力叩石垦壤撼动山岳;张骞持节出使西域,“风沙霜雪十三年”,历经“城郭山川万二千”终穿越万里丝路……他们的成功,源于深植心底的信念基因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重压之下,中国人民没有选择在暗无天日中卑躬屈膝、苟且偷生,而是以不屈不挠的抗争去争取光明的前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必胜信念和卓绝智慧,科学预见战争将历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引领中国军民长期顽强抗战,一步步积累局部优势,叠加聚变为全局胜势,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战略上从被动转为主动,最终实现化劣为优、以弱胜强、反败为胜,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深入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近代中国,长夜悲歌,中华民族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中国,长风破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陷入深重危机到走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进行了许多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其中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伟大抗战精神,是矗立在这一历史转折点的精神丰碑,它所放射出的耀眼光芒,指引着我们淬砺民族血性、度尽民族劫难、书写民族荣光。

  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斗争中领导铸就的巍巍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是培塑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主导力量。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的软弱涣散。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担负起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大力清除民族肌体中的消极精神因素,努力唤醒和激发积极精神因素,特别是在抗战中,以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的精神风貌,带动全民族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我们党率先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和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主要培育者和模范践行者。在伟大抗战精神的引领、感召和激励下,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加入党的组织和抗战队伍,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顽强抗争砺炼的强大精神支柱。抗日战争之所以被称为“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不仅在于它写下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史册上饱经沧桑的一页,还在于它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可歌可泣的精神史诗。“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看似绝境的时代条件,往往成为砥砺伟大精神的“磨刀石”。日本“国运相赌”“以小搏大”的猖狂之举、日军“祈战死”“勿生还”的杀伐之气,在把中国人民逼到“大厦将倾”“狂澜既倒”的最危险境地的同时,也迫使中国军民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救亡之歌。一位又一位英雄儿女、一批又一批英雄群体,不畏强暴、以身殉国,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在这样刚毅壮烈的英雄之气面前,再狂妄的敌人也会被打倒,再凶狠的敌寇也会被歼灭!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战胜磨难挑战中浴火重生的鲜明精神标识。伟大抗战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抗战中的具体体现,伟大民族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强大依托和深厚底蕴。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伟大抗战精神,丰富、凝练和升华了伟大民族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就传承着勇敢和自强的精神基因,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说张扬着这种精神,历史上慷慨悲歌、侠肝义胆之士的壮举印证着这种精神。然而,长期封建奴化教育的严重桎梏和宗法制度的沉疴痼疾,使这种精神基因渐渐由显性转为隐性,东方雄狮成为睡狮,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饱受摧残、伤痕累累。伟大抗战精神,将我们民族原本就有的勇敢和自强的精神基因由隐性逆转为显性,以强大伟力荡涤近代以后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中华民族从精神上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实力保障,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伟大抗战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性格、血脉里的基因,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劲动力。我们必须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各领域、全过程,战胜新征程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彰显了党和人民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历史主动和战略主动。抗战史告诉我们,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透彻理解掌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把握我国未来发展主动权所作出的战略判断、战略布局和战略抉择,并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不断做大做强自己,努力炼就任由国际风云变幻、我自稳如泰山的金刚不坏之身,始终生机勃勃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自己手中。

  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非凡勇气。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血性和勇气的鲜明体现。新征程上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把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张扬出来,使伟大抗战精神得以光大发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彰显民族血性和勇气,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始终绝不畏惧、绝不退缩,勇于在“历史的三峡”中险滩竞渡、扬帆远航。全面深化改革,要努力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全面依法治国,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敢于同以权“犯法、代法、压法”的行径作斗争,依法勇纠冤错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厉惩处的尺度铁腕反腐,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定力。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战略定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不仅需要直面敌对势力遏制围堵形成的“十面埋伏”,还需要辨明敌人的“虚晃一枪”、洞察其手中的真实底牌;既需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又需要有面临“八面来风”始终“咬定青山”的精神根基;既需要有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大考验面前始终作为中流砥柱的使命担当,又需要有不拘泥于一时一事得失、不为局部和暂时困难动摇和折服的坚定毅力。面对“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狂轰滥炸”式的霸凌行径,要能抗得住压力、稳得住心神,有“天塌不下来”的自信从容,有“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的坚定态度,有“奉陪到底”的强大底气,更要有“时与势在我们这边”的战略睿智,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持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胡山:平型关丰碑永驻 八路军光辉不朽——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行”走
·安徽岳西县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别山下,红色基因代代传
·红色收藏:“滨海八年:八路军115师山东抗战全纪实”——1945年原版师史档案文献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革命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赴崇阳参观寿昌县苏维埃政府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阅兵,习近平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抗日战
·元帅从这里起步——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革命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参观通城
·重读吉鸿昌家书(重读抗战家书)
·走进英雄武乡 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行”走进武乡(组图)
·胡山:走进英雄武乡 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行”走进武乡(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
阴法唐:雪域高原不了情(组图)
十八军老战友及子弟沉痛送别阴法唐将军(组
棉花坡的痛与暖(组图)
谭冠三与八一农场
甜津香脆的“将军苹果”
家书里的西藏和平解放剪影
谭冠三:“我愿将这把老骨头埋在西藏”
老兵谭戎生追忆父亲谭冠三:雪域高原,父辈
谭冠三:一腔热血洒高原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