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一个馒头,一句承诺,一生守候——乔尔玛守墓人陈俊贵(组图)
2024-01-23 10:55:44
作者:梁吉勇、安朱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无数自驾爱好者、旅行者心中,都曾梦想去这里,在路上邂逅雪山、征服高山、看一看沿途人文和百花齐放。他就是独库公路,起于独山子,止于库车,全长561公里,横亘于天山山脉,横跨10条江河、翻越4个达坂、路过3大最美草原,连接南北疆的精彩人文,是新疆著名的的风景文化长廊。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国家地理》称它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独库公路铁力买提达坂段

    这条使得天堑变通途的著名公路同时还是一条英雄之路,是天山筑路精神的一个丰碑,因为他是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牺牲了168名筑路官兵宝贵的生命,才最终得以建成的。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尼勒克县独库公路和S315国道交会处的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就是为了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天山精神而建成的。而就在这座陵园里还发生了一个伟大的,值得歌颂的故事,这就是乔尔玛守墓人的故事。

乔尔玛烈士陵园

    你把生的机会给我,我用一生守护你!

    1979年9月,18岁的陈俊贵响应号召从军,从辽宁跨越几千里,到天山深处去修路。

建设独库公路的工程兵

    有天雪大的根本没办法干活,1500多名战士只得留在营地,等待雪停。但当时粮食有限,根本不够一千多人坚持一天的。通讯员打电话到山外面的指挥部想请求支援,结果刚听到“滴”的一声,电话线就被大风吹断了。当时的班长郑林书也才24岁,下了他人生中倒数第二道指令:“副班长罗强、一队陈俊贵、陈卫星出列!穿上最厚的衣服,去炊事班拿上所有的馒头,现在跟我去指挥部!”18岁的陈俊贵非常清楚这道命令意味着什么——那可是活生生的1500多条性命啊!走出深山,是唯一的希望。最后他们四个人带了一支54式手枪和20多个馒头,天还没亮就出发了。盘山便道上根本无法分清哪是路面、哪是悬崖,四个人小心翼翼地走着。风雪依旧肆虐,44公里的路刚走一半,雪已经没过了小腿,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走了一天一夜的四人早已精疲力尽,但谁也不敢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就此“长眠于此”,他们深知身后还有一千多条命眼巴巴的等着。第二次看到夕阳的时候,他们集体跌坐在雪地里。已经走了两天两夜,体力透支到极限,20多个馒头只剩下最后一个。四个人推来推去谁都不肯吃。陈俊贵饿得头昏眼花,说话也有气无力:“要不我们把馒头分成四份吧。”不知道过了多久,班长说话了。他一字一句,下了人生中最后一道命令:“我和罗强是党员,陈卫星是一名老兵,只有陈俊贵是个新兵,年龄最小,馒头让他吃”。“馒头让他吃”这五个字像是烫熟的铁一样深深烙在陈俊贵心里,他懵了,说啥也不肯吃,眼前的三个战友饿得面无血色,他怎么吃得下这最后一个馒头?“吃!”班长眼神坚决的看着陈俊贵,副班长和陈卫星也同样看着自己,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了,但这馒头忽然重如千斤,怎么也送不到嘴边。陈俊贵说:“那是我一生中吃过最艰难的一个馒头,好不容易咬了下去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喉咙哽咽着,每嚼一口,眼泪就唰唰的往下流。”四人队伍继续前行,班长依然负责开路,体力透支最厉害,没走多久他便倒了下去。小陈不顾一切冲了上去抱起班长,嘶声力竭喊着:“班长!班长!”班长缓慢睁开眼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还有一个心愿,今后如果有机会,你去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在陈俊贵的记忆中,班长在他怀里走的很平静,身体失去最后一丝温度的时候,三个战友把他埋在了附近。没过多久,副班长罗强也无声倒在三公里以外。陈俊贵和战友陈卫星最后掉下山崖被哈萨克牧民救了起来,才把部队被暴风雪围困的消息报告给了指挥部,1500多名战友得救了。

建设独库公路的工程兵

    陈俊贵也因为执行这次任务全身都被冻伤,调养了四年才好,但也终究伤了根本,不能再进行强度大的劳动,复员回乡。回到家乡后,陈俊贵总是会想起班长,班长虽然生的五大三粗,但是说起家人来却是特别温柔,说起家中妻子,黝黑的脸上总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可是他永远留在了天山,没人知道他的家人,故也没人能够通知他的家人来带他回家。没有班长,或许死的就是自己,他带着对班长的感恩和崇敬,回到了天山,他要守着班长,守着那些因为修建公路而死去的队友。二十五岁的他在天山烈士陵园当起了一名守墓人。

    正是笑闹的年龄却永远对着一山的墓碑,他丝毫没有怨言,总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总要有人来送烈士归乡,总要有人来向烈士的家人叙说烈士最后一段的时光。他一边守墓,一边积极寻找烈士的家人,一点工资大多都花在了找人上。

陈俊贵与他守护的烈士墓碑

    一生牵挂后继有人

    眨眼间,三十多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陈俊贵也从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变成了年逾六旬的花甲老人。他的身体依旧硬朗,他坚持锻炼,他还不能死,他的陵园里还有168位烈士没有找到家,他们的家人或许还在等待有人给他们一个交代。

    2005,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高兴的年份,因为在这年他终于找到了老班长的家,但是遗憾的是,班长的父母都过世了,他们还没等到儿子的消息就含泪走了,在最后的时光,他们依旧在等着儿子回家。

    而今,陈俊贵和妻子的头发已经花白,回想起年轻时来到这里守墓的决定,他并没有后悔。陈俊贵最骄傲的事情是自己的大儿子(陈晓洪)继承了自己,成为新一代守墓人。陈晓洪出生8个月就随父母离乡背井来到乔尔玛,2008年开始为期5年的独库公路从三级公路改建成二级公路时,在武警交通部队服役的陈晓洪有幸全程参加了独库公路改建工程。直到2018年夏天接父亲的班。而现在的陈俊贵已经退休,但却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诺言,依然继续走在寻找战友亲人的路上。

陈俊贵与妻子、儿子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喀什古城与高台民居游记(组图)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