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头条
全国文明村的“领头人”——河北青县大鹁鸽留村党总支书记韩尚富的事迹(组图)
2022-12-01 11:44:10
作者:文/韩中清 摄影/刘洪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走进河北青县金牛镇大鹁鸽留村,一提起党总支书记韩尚富的名字,乡亲们滔滔不绝,纷纷称赞他是一位带领全村乡亲谋事实干、共同富裕的好干部。他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立足希望的田野,奏响一曲乡村振兴之歌,把自己的家乡打造成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两次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

    尚富带头出钱,村民集资修路

    河北青县大鹁鸽留共有605户,人口2400多,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地处黄骅、沧县、青县交界,是一个比较偏远闭塞的村子。过去这村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硬化道路。全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盏路灯,而且灯泡坏了无人换,大部分只是摆设;村内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牲畜乱拴等现象非常严重。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好,村集体的东西经常被盗,而且村民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和打架斗殴现象。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村委会没有地方办公。

    后来,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全村人集资15万元修了一条小公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辆的增多,小公路不行了。“经济要上去,必须扩建公路”。

    2011年8月,韩尚富上任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表示:“我带头捐款10000元,请乡亲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企业家韩世达说:“村里修路我大力支持,我捐10万!”还有人表示捐8万、五万、三万、两万……不愧是全国文明村,大家觉悟高,人心齐,捐款多。“村两委”8名成员带头捐款,仅半月工夫全村人捐款总额达到了109万元。韩尚富从县里争取来一笔资金,他们先后修建了村子内外8条公路,然后又修建好通往丰台堡、东槐庄、老河头、北排河大堤公路。这些公路连接上了黄骅市、沧县和青县的县级公路,四通八达,风雨无阻,从此告别了“水泥”路,扬灰路,村民出行方便了。

    农工经济发展,百姓共同富裕

    路修好了,怎样发展经济?村“两委”一班人和村民代表决定:发展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鹁鸽留村组建起了勃翔农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耕作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获销售。全村入社农民500户,入社耕地5100亩,另外集体还有1000多亩机动地。虽然土地不少,但全部是旱地,靠天吃饭,一年只能收一季庄稼,农民收入少,种粮没有积极性。为彻底解决浇地难题,韩尚富无数次向青县有关部门求援,终于他从青县政府和县水务局争取资金400多万元,修建了两个大型扬水站,从北排河调水浇地。一周之内6000多亩普浇一遍水,实现了水利化,旱地全部变成了一年双收的吨粮田。同时浇地由集体出资,不收村民一分钱,老少爷们可高兴啦!合作社成立后,每年为村民节省投资15万多元,亩均增收几百元。土地由合作社管理,这样,节省出了大量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仅此一项,全村人就增收20多万元。

    他们在认真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的同时,还把大力推进工业生产作为强村富民之策。规划建设的工业小区已有14家企业先后入驻,安置1000多男女劳力就业。本村人不够用,招收外村打工者200多,各类工商企业增加到了43家。201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家家户户生活富裕,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招商引资方面,韩尚富作出了一定贡献。他将南京择明朗熙电子有限公司引进本村,女老板韩之新的娘家就在大鹁鸽留。她投资1000多万元,在外村扩建了六个分厂,招收农民工近千人。产品质优价廉,大部分出口国外,深受用户好评。

    以德治理乡村,精神面貌大变

    多年来,大鹁鸽留坚持实行“以德治村”,在“孝敬、友善、诚实、奉献”的“村庄价值观”指引下,实现了从“脏乱村”到国家级文明村的转变。从韩尚富上任那天起,他就向村民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大鹁鸽留村启动评选“模范婆婆”、“模范儿媳”、“教子典型”、“扶贫济困”等身边好人活动,一旦遇到村民有困难,乡亲们都会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互助友爱已经蔚然成风。

    村民韩景峰在去外地打工的路上头部摔成重伤,在医院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又借了亲朋好友一大笔钱,但医药费还有一定的差头,一家人一筹莫展。于是,村干部带头为韩景峰家捐款,仅两天时间村民们收到善款65850元。男到女家落户的林连喜发生交通事故后,身负重伤,老少爷们捐款16000元,资助林连喜渡过了难关。2011年村民还自发地为韩世明治病捐款63610元......像这样的德行善举数不胜数,记者见到,在大鹁鸽留村委会正南广场竖立的功德碑上,镌刻着若干捐款修路、资助贫困户的名字。

    “经济发展了,要搞好精准扶贫,让每个村民都过上好日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韩尚富介绍,近几年来,村里先后为7名劳动能力差的贫困人安排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可得到300元补贴。同时逢年过节,“村两委”组织企业老板为贫困户赠送米、面、油。70岁村民闫振起是个残疾人,老伴有毛病,前几年他儿子因车祸身亡,儿媳改嫁走了。村委会为闫家申办了低保户,建起院墙,购买两套新被褥、新门帘,盘好了土火炕,一年四季免费供给纯净水。逢年过节赠送米、面、油。爱心老板韩之新还将工厂的下脚料全部送给闫振起,让他卖点钱用于生活补贴。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怎样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幸福?韩尚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想方设法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目前全村共硬化街道6752米,硬化率达到百分之百;清修排水沟13000米。投资50万元修建起3900平米的中心广场,硬化美化道路3600平米,安装路灯232盏;村内植树5000株,花草绿化4500平米;修建公厕12个、垃圾池33个;安装监控器41处,成立了清洁队和治安队;投资40000元新上净化水设备一套。重建了村北北排河大桥,完成了村中心小学、幼儿园和操场改建。规划建设的22栋农民住宅别墅和15000平米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一个现代化小康村展现在众人面前。

    2021年,大鹁鸽留村通过省专家组考察,成为首批清洁循环利用示范村,也是沧州市惟一一个示范村。清洁循环示范村工程采取循环经济的手段,推动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这项工程总投资153万元,中央、省支持11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0万元,乡村自筹23万元。

    在示范项目中,分3个子工程,即: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厨、改厕、改圈,畜禽外迁和污水处理为辅助工程的庭院清洁工程;实行垃圾分拣、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使全村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利用,及村道路硬化,街道绿化、亮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美化工程;靠秸杆还田的综合利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和销售,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有机物质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田园清洁工程。

    通过实施清洁循环示范村工程建设,实现了“六化”目标。即农田保育沃土化,垃圾废物无害利用化,畜禽养殖洁净化,家居生活清洁化,庭院整洁舒适化,村街布局园林化。达到变“三废”(垃圾、粪便、秸杆)为“三料”(肥料、燃料、饲料)成“三洁”(环境洁、田地洁、空气洁)的良好效果。

    成立孝老食堂,实现老有所养

    2021年4月,在韩尚富的积极倡导推动下,大鹁鸽留村成立了孝老食堂,凡是本村80岁以上老人,一日三餐全部免费就餐。《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河北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大鹁鸽留“孝老食堂”的典型事迹。

    笔者在食堂见到,65岁的女厨师陈志敏一边炒茄子肉莱,一边说,老人们牙口不好,菜得炒烂点,好嚼也好消化。今天中午是肉莱,馒头和小米稀饭。一周内饭莱不重样,饱子、馒头、水饺、肉饼、果子、大饼、烩饼等等。菜是肉丸子、炒鸡蛋、小炖肉、大烩莱、豆腐、烧鸡腿、烧茄子、苜蓿肉、小咸菜……

    94岁的韩兆义告诉笔者,他的儿女都上班,还有在外地的,整天忙呀。在这里比家里吃得好,饭菜都是新做的,干稀搭配,干净新鲜,心里舒坦。一日三餐免费,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韩尚富介绍,虽然孝老食堂是2021年四月份办起来的,但它的前身是“大鹁鸽留幸福院”,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几年前,为了服务老人,建起了幸福院。主要是为老人们提供一个娱乐休闲场所。当时也开设了食堂,服务对象是七、八位五保户和低保户在这里吃饭。后来又增加了80岁以上老人30位。

    韩尚富说,孝老食堂的费用全是村民们自愿捐献的。韩英新的子女们都在广东发展,大儿子韩景文接到捐款电话,立马捐了20000元。在石家庄工作的韩世鹏,是个工薪族,父母也不在孝老食堂吃饭,他在幸福院刚成立时就捐款,2000、3000、5000……一捐就是好几年。一些私营企业老板也纷纷捐资,全村一共收到捐款十几万元,足够孝老食堂一年的费用。2021年收到捐款27万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29年前“乡村振兴”梦(组图)
·下一篇:无
·29年前“乡村振兴”梦(组图)
·南雄市政协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组
·湖南芷江高塘坡村“五结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组图)
·第三届百辆房车巡游金寨中国红岭公路 赋能乡村振兴(组图)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举行(组图)
·从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支部联合开展“七连七带”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组图)
·乡村振兴歌
·中国长城学会到长城文化工作委员会调研党建文化长廊情况
·中国长城学会到长城文化工作委员会到“研学基地”帮水峪村调研
·灯越亮越美气 路越走越好看 家越住越得劲——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红桐柏绿淮源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乡村振兴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