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教为大计。秋风送爽,硕果盈枝。拔节孕穗,颗粒归仓!
两年前的这个时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勉励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近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旨在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案》将“耕读教育”“耕读文明”提升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更高位置,着力阐明了“农耕”与“育人”之间的深刻关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对标《方案》和“乡村振兴”“立德树人”,我们认为推进涉农高校思政课程的创新建设与融合传播大有可为,并十分重要。
选好种 守好田 归好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涉农高校思政教育与高等农林教育、高校耕读教育息息相关,紧扣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教育目标。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中国的耕读文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中国农学、中国文学,以及中国科学、中国哲学。它使知识分子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将文章书写在广袤的土地上,并以此养成务实作风,练就开放胸怀,展开创新梦想。
近年来,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动涉农高校以及相关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单位、传媒机构等,积极探索搭建涉农高校思政课程创新建设与融合传播体系,以此助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涉农高校的思政课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出几个寓意深刻的问题来:我们耕的是什么种?我们如何护好苗、守好田?我们归的是哪里的仓?这,其实正是新时代的教育三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作为涉农高校的“思想担纲者”,思政课,将帮助更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直至成为扎根土壤的“优良种子”和“未来栋梁”。这,也是涉农高校思政课“成风化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
涉农高校的思政课,可以通过学科创新、价值引导,积极为“教育改革”“服务三农”进行鼓与呼,并努力助推更多涉农学科实现“育人表达”,促成每门专业学科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开好涉农高校思政课,并源源不断地挖掘各涉农学科的育人价值,通透阐明“农为邦本、教为大计”的深刻内涵。
推思政 务三农 促育人
推进涉农高校思政课程创新建设与融合传播,归根结底就是“推思政、务三农、促育人”九个字。
推思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涉农高校思政课程与相关学科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我们应深度挖掘“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文化资源,激扬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的“立德树人+乡村振兴”的绝对自信,大力推进涉农高校思政课程建好建强。我们还要切实通过“教育+传播+创新”的方式,助推各类思政育人课程能够活起来、火起来,并更大提升涉农高校整体教育教学的“思政引领”效能。
务三农。将课程实践、耕读传家和思政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以“服务三农”为关键,以“培养知行合一”为要务,将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深度融合,紧密联系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涉农学科教育的新内涵、新模式,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体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国三农”情怀。
促育人。育人的对象,是师、生两个方面。我们应注重教育实效,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传统农业文化教育,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耕读教育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积极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与此同时,我们应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高涉农学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专业育人水平,培育和造就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准服务三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师生同育”“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构成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的培育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扬自信 开新局 传成果
鱼米之乡,惟楚有材。在湖南涉农高校,有着“科学家成为明星”“一粒种子展开梦”“万人空巷追逐人民的偶像”“万人哭泣送别人民的院士”的感人故事。目前,这里越来越多的人,在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提供湖湘智慧、湖湘能量,并时刻进行着“乡村振兴+立德树人”的立体表达。
碧波湘江,红色血脉。在湖南涉农高校,师生们沿循着毛泽东的红色足迹,从湖南省立图书馆、第一师范、岳麓书院,到新民学会、修业学堂、湖南农学院,再到遍及湖湘的红色教育阵地群、涉农高校群、服务三农学科群,大家都在青春脚步中,秉承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初心,探索着创新中国、创新湖南的开放与创新。
湖湘创新,敢为人先。在湖南涉农高校,师生们如此自信:因学科自信,因成果自信,因扎根的农林土壤自信,因助力的乡村振兴自信,因惠及的世界农业自信,因立德树人自信,因大国三农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信!
探索涉农高校思政课程的创新建设,必须将融合传播作为重要内容。致力于打造“教育领地、思想高地、红色阵地”的湖南教育电视台,正在与湖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推进着深度合作,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积极探索搭建涉农高校思政课程创新建设与融合传播体系。通过合作,激扬思政课程的自信,开辟思政课程的新局,传播思政课程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