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江西宜春市大力吸引大学生回乡,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市2194个村每村配备一名大学生专职村干(党建宣传信息员),助力乡村振兴。在此次村“两委”换届中,460名符合参选条件的大学生专职村干当选为村“两委”成员。(06月18日 组织人事报)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道,重在拴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获利商机。只要有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不仅能留得住农村人才,同样能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来。要达到这一目的,一靠产业,二靠利益,三靠环境。
产业留人。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要形成群贤毕至的喜人之势,乡村的发展蓝图、产业结构、宜居指数、公共服务这些要素与对人才的吸引力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又以产业结构为重。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要拓宽增收渠道,这意味着传统的乡村产业并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深度挖掘村落独有的价值,发展多种产业,立足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避免村落同质化,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实力”留住年轻人,振兴乡村。
利益留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政策上支持,经济上保障,新农村建设综合施策,比如创业给政策、解决编制、科研启动资金、奖金等方面提供先决条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那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了一步。当然,让人才心悦诚服地呆在农村,可不是简单的事。政府应构建人才长远发展规划,释放能干成事的制度红利,营造人才发展的梯度空间;根据他们的专业、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强化培养教育;适当压担子、搭梯子、敞路子,激发人才潜力,增强事业感、职业感、归属感;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营造“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发生。这样对人才更有吸引力,更能让人感到长久留人的诚意。
环境留人。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做好人才工作,要整合资源、聚合优势,着力打造富有特色、体现优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有能力的人安得了心、扎得下根。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乡村振兴需要让各类优秀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我们应悉心构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