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和(hè贺)柳亚子先生〕和,酬和。柳亚子于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作《感事呈毛主席》一诗(见本篇附录),这是作者的答诗。柳亚子(一八八七――一九五八),江苏吴江人。早年参加旧民主革命,是清末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和主要诗人之一。旧民主革命失败后,继续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同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一九四八年一月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饮茶粤海未能忘〕粤海指广州。一九二六年五月,柳亚子(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同作者初次晤面。蒋介石向全会提出了所谓“整理党务案”,旨在排斥共产党,夺取国民党党权。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坚持反蒋的革命立场,何香凝、柳亚子等也支持了这一立场。“饮茶”句即指当时作者同柳亚子的交往。按柳亚子在一九四一年《寄毛主席延安》诗中,曾有“粤海难忘共品茶”之句。
〔索句渝州叶正黄〕渝州,即四川的重庆。毛泽东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至十月曾到重庆,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多天的和平谈判。当时柳亚子曾索取诗稿,作者即手书《沁园春·雪》相赠。
〔三十一年还旧国〕旧国,过去的国都。作者一九一八年和一九一九年曾两次到过北京,到一九四九年北京(当时称北平)解放后再来,前后相距约三十一年。
作者自注:“三十一年: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旧国:国之都城,不是State也不是Country。”
〔落花时节读华章〕化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句。华章,美丽的诗篇,指柳亚子的诗。
〔放眼量〕放大眼界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以致“牢骚太盛”。
〔昆明池〕北京西郊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当时柳亚子住在颐和园内。
〔观鱼胜过富春江〕观鱼,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桥上看水中游鱼的故事。富春江在浙江省桐庐和富阳两县境内,东汉时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那里游钓,至今桐庐还有钓台遗址,但已离水面很高。这句诗的意思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观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这是对柳亚子原诗“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
附:柳亚子原诗
七 律 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原注]
原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先德旧畴,思之凄绝!
附诗注释
〔说项依刘〕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柳诗作时正值中共中央争取南京国民党政府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在此处表示他虽也是国民党元老,自觉无能为力。一说,用的是杨敬之到处讲项斯的好话和王粲去荆州依附刘表的故事。唐杨敬之《赠项斯》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柳表示说人好话、依附他人,他很难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