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 1959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的我国第一个地方革命博物馆,是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江西省文化厅直属四大馆之一。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新馆建设和革命遗址的维修保护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新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占地面积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2005年9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于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为“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11月5日开始,在江西省率先向社会免费开放。
教育基地
1960年以后,曾经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开始陆续重上井冈山视察、访问,并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温当年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尤其是当年亲自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朱德委员长于1962年3月重上井冈山时,亲临博物馆视察,并亲笔题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名。毛泽东主席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亲自审定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大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所给予的极大支持和寄予的殷切期望。
此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陆续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遗址进行全面的普查、修复,对革命文物进行了广泛的征集、收藏,对革命史料进行了大量调查、整理,为陈列、宣传和研究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全体员工及时抓住机遇,先后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及时调整、充实陈列内容、修复旧居旧址、加强科学研究,强化队伍建设,把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图片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社会,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博物馆各项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一个宣传教育的整体,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井冈山精神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而先后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为“江西社会教育基地”,团中央书记处公布为首批对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1993年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自1959年10月1日开始对外开放至今已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在过去近50年中,全馆几代员工们团结一致,精心耕耘,大力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博人在经受考验、历经风云变幻中走向成熟,为社会主义的精神、物质、政治三大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半个世纪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井冈山的革命文物进行了多次普查,共注册在案的革命遗址有92处,其中由国务院先后于1961年和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0处;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87年和2000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井冈山市人民政府于1988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7处(其中一处于2000年升格为省保单位)。由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这30处珍贵的革命旧居旧址,遵照《文物保护法》“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记录档案、有标志说明、有保护机构)要求,在“保持原状”的原则下,进行常态性地维修和严格的护理,并常年对外开放宣传,使广大观众得以通过这些再现当年艰难岁月的革命旧址,更好地学习和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