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追忆缅怀
警卫和秘书眼中的伟人王稼祥——纪念王稼祥同志诞辰100周年
2008-01-31 13:12:57
作者:王兴有、王乃生、郑师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央委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他逐步忙碌起来,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是工作,就是学习,足不出户,手不释卷,不断地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不知疲倦地找事情来做。本来,他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有规律性的。这时他却不顾年老体弱,加班加点地工作,从不注意休息。秘书们见他这样,觉得不行,怕他吃不消,就经常提醒他说:“首长,您这样下去不行,要注意休息,不要把身体累坏了。”但他听后总是说:“谢谢你们的关心,不要紧的。你们不要担心,我累不坏。工作和学习是我最大的愉快。”但是,我们心里有数,也很明白,他毕竟已是67岁的老人了,而且在战争中曾受过重伤,“文革”中又惨遭折磨,健康受到很大损害。因此,对他这样舍生忘死地工作和学习,我们实在于心不忍,还是经常提醒他休息,或是让他到院中散散步,放松一下。有一回,当我们相劝时,他却感慨地说:“郑秘书,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时间工作和学习,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为党多做些工作。”听他这么一说,我们虽然深受教育,也很感动,但却真的没有办法了。不过,我们还是不断地加以提醒,希望他注意休息,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以便更好地为党工作。
  “9·13”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垮台,国内的政治形势有了一定好转,有乌云翻滚变为晴空乍现,人民群众松了一口气,感到欢欣鼓舞,期盼国家从此走向安定团结,致全力于经济建设。这时的王稼祥也是精神振奋,对党和国家消除了一大隐患感到特别高兴。1973年夏,毛泽东、周恩来决定:让王稼祥出来工作,担任外交部顾问,参与外事活动。外交部党委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积极创造条件,好让王稼祥早日来部工作。从此,部里开始给他抄送有关文电,让他了解国际政治情况,并派出专职秘书为他服务。此外,还指定了一位联络员,和他保持联系,沟通情况,传递信息。同时,外交部余湛副部长、马列大使等同志还分别专程来家看望了他。他们聊得很开心,谈了不少问题。
  中共十大开过后,根据周恩来指示,要王稼祥负责十大政治报告和党的章程的俄文翻译的审核、定稿,最后把关,并作好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宣传工作。那时,大会俄文翻译组组长专门来家,向他请教,并就如何搞好译稿交换意见。之后,他俩便一起推敲文字修改译稿,加班加点地工作,经过数天合作,圆满地完成了俄文译稿的审核、定稿。这是王稼祥恢复工作之后完成的一件重要工作任务,他为此感到很高兴。
  这时的王稼祥,思想情绪稳定,工作积极向上,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准备迎接周总理交给他的新的工作任务。秘书们看到他的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感到很高兴。9月的北京,秋风送爽,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景色宜人。一天下午,工作人员正在院中做工间操,王稼祥也出来散步。大家看见他走过来,便一齐围了过去,并随同他一起散步。大家边散步,边聊天,有说有笑,很开心。朱仲丽大姐看到此种情景,也感到很高兴,于是迅速取来相机,抓拍下这个和谐愉快的场面,并将照片题名为“王稼祥和工作人员在一起”,将历史的瞬间摄入镜头,成为王稼祥和工作人员友好相处的佐证。后来,朱大姐把这张照片赠给了安徽省泾县“王稼祥旧居”陈列室(馆名由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题写)和安徽省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馆名由原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永久展出,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江青一伙于1973年冬又掀起另外新一轮“批林批孔”浪潮。1974年1月22日,《北京日报》登出《新沙皇的迷梦》一文,重弹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是“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老调。接着,北京的其他报纸也纷纷加以转载。显然他们的罪恶用心是对准周总理、邓小平、王稼祥等同志的。王稼祥看过这篇文章后,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朱仲丽:恋人稼祥
王稼祥纪念园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稼祥纪念园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