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稼祥故事
王稼祥:“遵义一票定乾坤”
2009-09-01 15:57:03
来源: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作者:刘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到中央苏区,参加了第二、三、四次反“围剿”。1933年4月,王稼祥在乐安县谷冈村主持召开军委工作会议,突然受到敌机轰炸,身负重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当时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因无法取出弹片,只好采取保守疗法。翌年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他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分别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第一纵队代号为红星纵队,王稼祥是从医院被抬上担架走上长征路的,他是参加长征的中央领导同志中伤病最严重的一位。在长征路上,他的伤口时时向外流着脓血,一根四五寸长的橡皮管子,塞在他的伤口里排脓。医生每次换药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替他拔掉橡皮管子,他牙齿咬得咯咯响,脸上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向外冒,但从未听见他呻吟过一声。管子取出来了,有时大便也跟着从伤口里流出来。在这种场合下,他为了安慰周围的人,故意风趣地说:“你看,这玩意也跟着跑出来了。”伤病给他肉体上带来巨大的折磨。但他对待工作、对待革命事业一如既往,不管身体多么疲乏,他都要了解敌情,阅读战报,时刻关注党和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为反“围剿”的失利辩护,周恩来作了军事问题的副报告,主要是对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张闻天按照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的错误作了切中要害的批评。

  王稼祥坐不住了。他旗帜鲜明地表示:我同意毛泽东同志的发言,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我们在军事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不能归咎于其他原因,客观原因有一点,但不是主要的。我提议,把毛泽东同志增补到常委里去,这样可以使毛泽东同志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数人表示赞同。王稼祥的讲话是会议的一个高潮。

  遵义会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毛泽东多次讲过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贡献,他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后,中央政治局在苟坝附近召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负责全军的指挥。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王稼祥坚决拥护中央的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他凭借顽强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王稼祥与《狮声》创刊号
·下一篇:无
王稼祥纪念园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稼祥纪念园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