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稼祥故事
《毛泽东与王稼祥 疾风知劲草》节选之五
2008-02-03 23:54:42
作者:朱仲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碎敌人即将开始的第二次“围剿”。
  毛泽东、朱德和项英等组成的中共苏区中央局(由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派来的项英为代理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已经为此在黄陂开了几天的会。王稼祥等来到后,苏区中央局请他们也参加会议。原来王稼祥等是作为中央代表团被委派来到苏区的。这实际上是四中全会以后的党中央,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路线而采取的措施之一。王明等人对毛泽东等中央苏区领导人,能否按自己的指挥棒转表示怀疑,他们决定加派自己了解和信的过的人,来加强以至控制苏区中央局的领导,以贯彻四中全会决议。任弼时被任命为这个负有特殊使命的中央代表团团长,正要求到苏区从事实际工作并锻炼自己的王稼祥,也就成为这个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与此同时,四中全会后的中央也向其他几个革命根据地派出了同样性质的代表团。
  4月17日,任弼时、顾作霖和王稼祥三人,以中央代表身份参加了在青塘召开的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正是在青塘,王稼第一次见到了久已闻名的毛泽东、朱德等苏区党和红军领导人。他对于这些创造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又领导苏区军民取得很大发展和巨大胜利的传奇式人物,由衷地感到佩服和敬重。他饶有兴味地观察和倾听着毛泽东等人的举止言谈,为自己能置身于他们中间感到高兴。
  这次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是3月18日开始召开的,当时因对第二次反“围剿”有着不同的意见,未能就战略方针做出决定。4月17日,扩大会议继续举行。会上首先由党的六届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团团长任弼时正式传达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和中央对目前形势的估量。中央代表团的参加,对这次会议形成的决议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五个决议文件。其中《接受国际来信及四中全会会的决议》,基本上肯定了毛泽东为书记的红四军前委的工作路线,认为:在汀州会议以前,红四军前委的“路线是一般正确的,是执行中国党六次大会的正确路线的”;四军前委“坚决地执行土地革命来争取群众”,“贡献了土地问题许多宝贵的经验”;对红军建设有了正确的了解,“建立了红军的整个制度,如建立党的领导,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建立士兵委员会,建立军需制度和筹款路线,特别是建立做群众工作的路线等。”但是,决议同时又指出,从汀州会议起,“前委就接受了立三路线,放弃了巩固苏区的工作,采取了冒险路线,去向大城市冒进。”只是在攻打长沙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才“由开始怀疑立三路线,进而反对立三路线,转变到正确的路线上去。”
  在4月18日的会议上,多数与会者赞同毛泽东关于主力红军留在中央苏区打破敌军第二次“围剿”的意见。会议经过讨论,也采纳了毛泽东关于“先打弱敌”的作战方针,决定先打富田地区的王金钰、公秉藩。这个正确决策,对整个战役的胜利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在会议发言中对敌我情况和作战形势作了详尽的说明和分析。他那带着浓重湖南乡音的坚强语调,特别是与会许多红军将领们对他的信服之情,都给王稼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会议间隙中,他忍不住走过去对毛泽东说:“泽东同志,我刚来从白区来,很多情况不了解,对打仗更是外行,听了你们的发言,深受启发。会后我再向你专门请教,可以吗?”
  毛泽东忙点点头道:“自己同志,莫客气,我也正想向你请教呢!”
  会议结束后,中央局和指挥机关于20日离开青塘,转移到了五六十里以外的龙冈。这里是第一次反“围剿”首战告捷、并且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的著名地点。镇子虽然不大,却背倚青山,面对绿水,五六百户人家作息其间,三两座大桥横贯南北。
王稼祥刚一住下不久,就被请到毛泽东的住处,开始了两位革命家的倾心长谈。一双看来只是翻书捏笔的略略长而瘦的手,和一双文武兼而有之、正在实干的稍稍大而厚的手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与王稼祥 疾风知劲草》节选之四
·下一篇:王稼祥促使毛泽东定都北京
王稼祥纪念园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稼祥纪念园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