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生平简表 |
2008-01-31 13:38:08 |
|
作者:王稼祥纪念园 |
浏览次数: |
|
|
|
|
记处通过并发出《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毛泽东任中央学习组组长,王稼祥任副组长。
11月和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起草中央军委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
1942年
4月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军委直属机关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作报告。
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3年
3月任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下设的宣传委员会副书记。
7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和抗战6周年,撰写《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7月8日在《解放日报》发表。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并作了正确阐述。
1945年
6月毛泽东在七大第二十次会议上对王稼祥作了公正的评价。
1946年
在苏联治病。
1947年
5月回国到哈尔滨。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
1948年
6月起草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市工作部文件《城市工作大纲》,系统阐述城市工作的观点和主张。
8月代理东北局宣传部部长。
1949年
3月出席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月下旬 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进驻北平。
7月同刘少奇一行前往莫斯科,商谈筹建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10月5日被任命为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31日抵达莫斯科。
同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
1950年
2月14日陪同毛泽东出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当晚,以驻苏大使名义举行盛大酒会,毛泽东、斯大林等出席。
1951年
1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1952年
9月作为刘少奇任团长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苏共十九大。
1953年
5月被任命为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4年
2月参加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4月参加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
4月主持召开中央国际活动工作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讲话。
1956年
2月参加苏共二十大。
8至9月出席党的七届七中全会。
9月出席中共八大。
同月在八大上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7年
1月参加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三国。
1958年
11月至12月出席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959年
3月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会见外宾。
同月作为以朱德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赴华沙出席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4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会委员。
7至8月参加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1962年
2月和刘宁一、伍修权一起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信,为“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来加速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处理中苏、中美等国际关系的意见。后被指责为“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直至1979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才得到平反。
3月主持撰写和审定《关于支持别国反帝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革命运动问题—事实求是,量力而行》提纲。
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会后休养。
1965年
1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常委会委员。
1966年
3月中央决定王稼祥任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
1968年
4月被隔离审查。
1969年
|
|
|
|
|
|
|
|
|
|
王稼祥纪念园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稼祥纪念园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