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帽上的那一颗颗红星,寒夜里,显得格外鲜亮,在篝火的映衬下,闪耀在苏区的夜空……
2006年6月,篁竹街潘家大屋墙壁上,最新发现的一幅“红色标语”,跃入人们的眼帘。
“1.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2.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
3.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
4.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府。
………………………………”
这是一幅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标题是:共产党十大政纲,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这幅标语字大若拳,以繁体毛笔字竖排书写,笔力遒劲,墨迹清晰,保存完好。
正是在这幢潘家大屋,1933年7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正式宣告成立,并成为红军第七军团临时总司令部,肖劲光被任命为军团长兼政委。
这是一支在中国革命的硝烟战火中诞生和壮大的队伍。
1931年5月,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亲自指挥中央红军,在福建建宁县歼灭国民党第五十六师(刘和鼎师),红一方面军乘胜进驻篁竹街,并着手开辟和领导建(宁)黎(川)泰(宁)革命根据地的工作,这一地区位于中央苏区的东北部,是中央苏区与赣东北苏区联系的纽带,在政治、军事上占重要地位。这期间,毛泽东多次在重要信件中指出“闽赣边地区是个好区域,地势偏僻,蒋系地盘无直接威胁之弊,有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的战场,有款可筹,不愁给养,群众很多,可以扩大红军。因为这些条件,我们应该在这区域作长期工作计划”。遵照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的指示和部署,1932年10月,中央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也由建宁迁入篁竹街。
随着闽赣苏区形势发展,为争取这一区域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同时扩大红色苏区,打通了中央苏区与闽北苏区的联系。 1933年5月10日,按照周恩来的提议,经党中央批准,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苏区北部防线的战略要地黎川湖坊成立,正式建立以黎川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东北防线区域,下辖闽赣边区黎川、建宁、泰宁等二十一个苏区县,中央指派顾作霖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邵式平任闽赣省苏维埃主席,肖劲光被任命为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和领导下,苏区黎川县的人民群众,同仇敌忾,踊跃参加红军,投身抗敌斗争,仅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黎川县志》里所列的就有976人,他们浴血奋战,英勇献身,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
1933年7月,闽赣省各级主要部门迁入黎川县城,与篁竹街红军总部一桥之隔的邓氏家庙,成了闽赣省委、省政府的临时工作机关,那座横卧在黎滩河上,连接篁竹街与邓氏家庙之间的新丰桥,留下了红军指战员昂扬振奋的身影。
每一天,红军指战员来往于新丰桥两边,穿行在篁竹街上,红军军帽上的那一颗颗红星,像燎原的星星之火,闪耀在闽赣边际红色苏区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角落……
“猛虎扑群羊,硝烟弥漫。人海翻腾,杀声冲霄汉。地动山摇天亦惊,疟疾立消遁。狼奔豕突,尘埃冲天。大哥未到,让尔逃生。”
“团村战役”后,彭德怀写了这首诗,诵读之后,震撼人心,常常让人联想和感受到,红军将士把自己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
1933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以二个纵队、六个师的4万余兵力,分3路,向黎川篁竹街东南面约6公里的团村地区,发起猛烈进攻。当敌军行进至团村,进入红军的伏击圈后,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一部共1万2千人,与敌展开激战。
这是中央苏区红军揭开第五次反“围剿”序幕的一次重要战役。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50万兵力,采用持久作战和堡垒战术,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总司令部在紧急布署作战方案之后,随即
|